[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用预制柱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2686.7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8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封宇涤;吉晔晨;封剑森;翟一鸣;方力;张丹;严晓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华江幸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B1/21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张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框架结构 预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用预制柱,包括柱体,柱体为长方体结构,柱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八组螺杆,螺杆的上端均开设有螺纹,螺杆由实现钢结构制成,八组螺杆呈正方形排列在柱体的上表面,柱体的前侧边沿中垂线底端开设有旋孔,旋孔延伸至柱体的后侧,柱体的底面开设有四组限位孔,四组限位孔位于柱体的底面四角位置,相邻两组限位孔之间均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开设于柱体的底面呈正方形排列,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为圆盘状金属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无需在两组预制柱的连接处填充水泥进行固定,不需要等待水泥凝固可直接进行两组预制柱之间的固定,达到了提升施工速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用预制柱。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用预制柱之间相互连接时,只是将一组预制柱上表面设置的钢筋插入到另一组预制柱底部的圆孔内部,由于插入到预制柱底部圆孔内部的钢筋没有任何的固定结构,以此这种连接固定方式极不稳定,需要用水泥填充且在等待水泥凝固时需要用支撑杆支撑,等待水泥凝固的时间过长,极大的降低了施工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用预制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用预制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用预制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柱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八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均开设有螺纹,所述螺杆由实现钢结构制成,八组所述螺杆呈正方形排列在柱体的上表面,所述柱体的前侧边沿中垂线底端开设有旋孔,所述旋孔延伸至柱体的后侧,所述柱体的底面开设有四组限位孔,四组所述限位孔位于柱体的底面四角位置,相邻两组限位孔之间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开设于柱体的底面呈正方形排列,所述固定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圆盘状金属结构,所述固定块的底面圆心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圆处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轴处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固定块的上表面圆心位置固定连接,固定块位于第一轴承的底部,所述第一转轴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柱体的底端内部开设有圆形的传动槽,所述固定孔向上延伸与传动槽连通,所述第一齿轮位于传动槽的内部,所述传动槽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传动槽的上端内壁面圆心处开设有竖槽,所述竖槽向上延伸与旋孔连通,所述竖槽的内部设置有旋杆,所述旋杆为金属圆柱体结构,所述旋杆的底面与第二齿轮的上表面圆心位置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旋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旋孔的内部中心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旋孔的内部前后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轴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轴为金属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转轴远离柱体内部中心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卡接螺丝。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轴趋近柱体内部中心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用预制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华江幸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华江幸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2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