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喷射炉多路预混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2468.3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2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星;李海勇;迪建东;郑晓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福泰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8 | 分类号: | F23D14/48;F23D11/38;F23D11/24;F23D14/64;F23D11/40;F23D17/00;F23G7/04;F23G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喷射 炉多路预混 喷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喷射炉多路预混喷嘴,通过在喷嘴前加入预混腔体的方法,将多种物料在预混腔体内预先混合后再一起喷入炉体内,物料之间比例的变化只会造成最终喷入炉内的混合物热值等性质的变化而不会改变喷入炉内的速度、角度、雾化程度等特性,使进入炉体内的雾状液体保持稳定的流体力学特性,解决了炉内多个喷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流体紊乱现象,提升液体喷射炉操作控制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喷射炉多路预混喷嘴。
背景技术
液体喷射炉是一种专门用于焚烧处理液体废物的设备,通过炉内高温焚烧可以有效分解液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并使液体废物大幅减量,焚烧产生的尾气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可以安全排放,是一种理想的焚烧处理方法。
由于液体喷射炉往往需要处理多种物理性质相差较大的不同液体废物,为了保证炉内温度的稳定,必须在焚烧处理过程中根据需要实时调节炉内温度,一般采用额外喷入燃料(如柴油、液化天然气)升高炉内温度、增加炉内空气注入量降低炉内温度。这种调节炉内温度的方法在理论计算上和模拟控制上可以实现液体喷射炉的温度调节需要,但实际中由于需要在炉体内布置多个不同的喷嘴进行控制,往往会造成炉内流体力学特性的急剧变化,并影响炉内焚烧情况,这一点在不同喷嘴切换工作时格外明显,对于液体喷射炉稳定操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体喷射炉多路预混喷嘴,通过在喷嘴前加入预混腔体的方法使进入炉体内的雾状液体保持稳定的流体力学特性,解决了炉内多个喷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流体紊乱现象,提升液体喷射炉操作控制稳定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液体喷射炉多路预混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混腔体、原料流道、辅助燃料流道、空气流道、终端喷嘴;
所述预混腔体为后宽前窄的无顶点类圆锥形腔体,所述预混腔体后部由封闭形成封闭面、前部连接所述终端喷嘴;
所述原料流道固定设置于所述预混腔体圆锥面下部靠近后部位置,所述原料流道的出口方向延长线与穿过原料流道出口的水平面形成45°至90°的锐角夹角,原料经所述原料流道从所述预混腔体下部靠近后部位置沿原料流道的出口方向喷入预混腔体并向预混腔体前部运动;
所述辅助燃料流道固定设置于所述预混腔体圆锥面上部靠近后部位置,所述辅助燃料流道的出口方向延长线与穿过辅助燃料流道出口的水平面形成-45°至-90°的锐角夹角,辅助燃料经所述辅助燃料流道从所述预混腔体上部靠近后部位置沿辅助燃料流道的出口方向喷入预混腔体并向预混腔体前部运动;
所述空气流道固定设置于所述预混腔体圆锥面下部靠近前部位置,所述空气流道的出口方向延长线与穿过空气流道出口的水平面形成45°至90°的锐角夹角,空气经所述空气流道从所述预混腔体下部靠近前部位置沿空气流道的出口方向喷入预混腔体并向预混腔体前部运动;
所述终端喷嘴为雾化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预混喷嘴还包括水流道;所述水流道固定设置于所述预混腔体封闭面中心位置,且所述水流道的出口方向延长线与所述圆锥形腔体中心轴线重合,水经所述水流道从所述预混腔体后部封闭面沿水流道的出口方向喷入预混腔体并向预混腔体前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流道的出口方向延长线与穿过原料流道出口的水平面形成80°的锐角夹角;所述辅助燃料流道的出口方向延长线与穿过辅助燃料流道出口的水平面形成-80°的锐角夹角;所述空气流道的出口方向延长线与穿过空气流道出口的水平面形成50°的锐角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福泰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福泰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2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