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侧滚扭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72388.8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7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佩芳;释加才让;刘家鑫;李发长;丁存光;于勇智;肖云健;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亿万赛轻量化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艺涵 |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侧滚扭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侧滚扭杆,扭杆轴;两个扭臂,分别与所述扭杆轴的两端部连接;两个垂向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扭臂的远离所述扭杆轴的端部连接;所述扭杆轴、扭臂、垂向连杆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扭杆轴、扭臂、垂向连杆,使得抗侧滚扭杆在磁场中使用时,不会在抗侧滚扭杆的内部产生感应电动势,因此不会产生涡流效应,进而不会产生热源,可以实现了轨道交通车辆在无接触网供电过程中的零升温,进而保证了轨道交通车辆在运动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侧滚扭杆。
背景技术
抗侧滚扭杆是轨道交通车辆安装在转向架上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抑制在轨道交通车辆转弯,侧风等情况下出现的车体侧滚。
目前,对轨道交通车辆的供电方式一般采用无接触网式进行供电,该无接触网式全程无架空接触网运行,消除了接触网供电存在的视觉污染。无接触网供电的主要方式之一为通过超大电容形成磁场,为轨道交通车辆进行充电,但是在充电的过程中,轨道交通车辆内的抗侧滚扭杆在磁场中容易产生“涡流效应”,从而引起抗侧滚扭杆的急速升温,进而在转向架上形成热源,该热源的产生导致轨道交通车辆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抗侧滚扭杆系统在磁场中容易产生涡流效应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不会在磁场中产生涡流效应的抗侧滚扭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侧滚扭杆,包括:
扭杆轴;
两个扭臂,分别与所述扭杆轴的两端部连接;
两个垂向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扭臂的远离所述扭杆轴的端部连接;
所述扭杆轴、扭臂、垂向连杆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碳纤维预浸料。
进一步,所述扭杆轴和所述扭臂之间设有加强结构。
进一步,所述加强结构的一端具有孔,所述扭杆轴穿设于所述孔中与所述加强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加强结构的侧壁与所述扭臂紧密贴合固定。
进一步,还包括,
第一连接孔,设于所述扭臂远离所述扭杆轴的一端;
第二连接孔,设于所述垂向连杆的一端,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插入第一接头。
进一步,还包括:
第三连接孔,设于所述垂向连杆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三连接孔内插入第二接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侧滚扭杆,包括扭杆轴;两个扭臂,分别与所述扭杆轴的两端部连接;两个垂向连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扭臂的远离所述扭杆轴的端部连接;所述扭杆轴、扭臂、垂向连杆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扭杆轴、扭臂、垂向连杆,使得抗侧滚扭杆在磁场中使用时,不会在抗侧滚扭杆的内部产生感应电动势,因此不会产生涡流效应,进而不会产生热源,可以实现了轨道交通车辆在无接触网供电过程中的零升温,进而保证了轨道交通车辆在运动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侧滚扭杆,所述扭杆轴和所述扭臂之间设有加强结构。通过加强结构的设置,从而为扭臂提高了反向的扭矩,进而提高了抗侧滚扭杆的整体刚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亿万赛轻量化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亿万赛轻量化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2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纸箱加工的制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平轴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