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砂轮电镀镍的导电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1481.7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2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毛林;冯国;叶乾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帕亚洲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4 | 分类号: | H01R4/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勤学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轮 电镀 导电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砂轮电镀镍的导电连接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砂轮电镀镍的导电连接结构,包括两个安装于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内溶液中的导电杆,分别为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其中第一导电杆连接有金属镍,第二导电杆连接有弧形金属块,所述弧形金属块接触与待加工砂轮对应的轴部,所述第二导电杆设置有保持所述弧形金属块贴合与砂轮对应轴部连接的弹性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导电杆及第二导电杆表面均设置有绝缘层。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调节弧形金属块相对于砂轮对应轴部的位置,并确保弧形金属块保持于砂轮对应轴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轮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砂轮电镀镍的导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砂轮是用磨料和结合剂树脂等制成的中央有通孔的圆形固结磨具,可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外圆、内圆、平面和各种型面等进行粗磨、半精磨和精磨以及开槽和切断等。由于磨料、结合剂及制造工艺不同,砂轮的特性差别很大,因此对磨削的加工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砂轮的特性主要是由磨料、粒度、结合剂、硬度、组织、形状和尺寸等因素决定。
砂轮在胚胎焙烧完毕后,直接放入砂轮涂料溶液中进行外部研磨层的沉淀,并将金刚砂通过电镀固定在砂轮表面。
在电镀镍,并使镍附着于砂轮表面时,电极通过导电结构与砂轮连接的轴进行导通,通过电极实现镍离子转变为金属镍,并附着于砂轮。由于砂轮规格尺寸不同,且在砂轮涂料操作时,砂轮需要转动,导致不易于将电极与砂轮对应的轴连接实现电导通。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轮电镀镍的导电连接结构,能够实现调节弧形金属块相对于砂轮对应轴部的位置,并确保弧形金属块保持于砂轮对应轴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砂轮电镀镍的导电连接结构,包括两个安装于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内溶液中的导电杆,分别为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其中第一导电杆连接有金属镍,第二导电杆连接有弧形金属块,所述弧形金属块接触与待加工砂轮对应的轴部,所述第二导电杆设置有保持所述弧形金属块贴合与砂轮对应轴部连接的弹性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导电杆及第二导电杆表面均设置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导电杆由弹性连接件分隔为两段,分别为第二导电杆A和第二导电杆B,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杆A与第二导电杆B之间的弹簧,套设于所述弹簧并与第二导电杆A及第二导电杆B连接的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导电杆朝向弧形金属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弧形金属块中段位置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块相对应的固定块,所述连接块与固定块之间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及固定块均层半圆柱状设置,且所述连接块与固定块相互贴合,所述连接块及固定块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导电杆直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块相贴合的表面均设置有可相互啮合的齿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进行电镀镍时,对第一导电杆及第二导电杆进行通电,即电子流向为,金属镍失去电子呈镍离子,且电子由第一导电杆流入至电源,且电源处电子流入至第二导电杆并通过弧形金属块,溶液中的镍离子吸收电子后成金属镍,并实现金属镍沉淀并附着于砂轮表面;并且在对不同规格的砂轮加工时,通过弹性连接组件实现调节弧形金属块相对位置,并保持弧形金属块始终贴合于砂轮对应轴部位置。
通过弹簧可以实现第二导电杆A与第二导电杆B之间相对弯曲及收缩,实现调整弧形金属块相对位置。
通过连接块及固定块方便更换弧形金属块,提高使用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帕亚洲科技(嘉善)有限公司,未经卡帕亚洲科技(嘉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1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