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电缆中间接头的快速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9698.4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2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宝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清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电缆 中间 接头 快速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电缆中间接头的快速连接结构,包括调节密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框内部设置了调节密封机构,转动第一齿轮,使第一齿轮通过转动轴带动蜗杆在转动座内侧进行转动,使蜗杆带动蜗轮进行转动,蜗轮转动带动固定片通过滑轴在滑槽内侧进行滑动,使固定片进行旋转收缩,改变插孔开口处大小,达到了能够快速调节接线口开口大小的优点;通过在调节密封机构内部设置了连杆转动机构,第一齿轮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当第一齿轮不转动时,第一齿轮会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防止第一齿轮自转,达到了能够防止第一齿轮自转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电缆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通信电缆中间接头的快速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通信电缆由多根互相绝缘的导线或导体构成缆芯,外部具有密封护套的通信线路。有的在护套外面还装有外护层。有架空、直埋、管道和水底等多种敷设方式。按结构分为对称、同轴和综合电缆;按功能分为野战和永备电缆(地下、海底电缆)。通信电缆传输频带较宽,通信容量较大,受外界干扰小,但不易检修。可传输电话、电报、数据和图像等。
在对通信电缆进行连接时,往往会使用到中间接头,用来锁紧和固定进出线,但是现在的中间接头的开出口大小往往是固定的,当固定较小电缆时,对电缆的固定效果较差,现有通信电缆中间接头的快速连接结构不易快速调节接线口开口大小,导致电缆松动和防潮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通信电缆中间接头的快速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通信电缆中间接头的快速连接结构,该装置包括绝缘套管、固定套管、插孔、固定框、夹紧圈和调节密封机构,所述绝缘套管右端固定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与固定螺母内侧壁螺纹配合,所述固定套管与插孔左端固定为一体,所述固定套管右端安装固定有固定框,所述调节密封机构安装固定于固定框内部,所述调节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圈、通孔、滑槽、滑轴、固定片、连杆转动机构和蜗轮,所述固定圈与固定框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圈上端边缘等距分布有滑槽,所述滑轴与滑槽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滑轴后端与固定片固定为一体,所述连杆转动机构安装固定于固定框内部右端,所述连杆转动机构与蜗轮右端啮合传动,所述蜗轮上端等距分布有固定片。
优选的,所述插孔内部左端嵌套有垫圈,所述垫圈与夹紧圈左端紧密固定,并且夹紧圈与插孔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轴、蜗杆和转动座,所述第二齿轮与固定框内部右上端转动配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右端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与转动轴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蜗杆随着转动轴中部同步转动,所述转动轴与转动座内侧壁活动连接,并且转动座与固定框内部右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右端啮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尺寸相同,并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平行分布。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呈圆柱体状,并且转动轴贯穿于蜗杆中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片共设置有五片,并且固定片沿蜗轮上端边缘相互叠加分布。
优选的,五片所述固定片上端均设置有滑轴,并且滑轴嵌入于滑槽内侧。
优选的,所述滑槽共设置有五个,并且滑槽沿固定圈上端边缘等距分布。
优选的,五个所述滑槽均呈圆弧状,并且滑槽内侧壁呈光滑状。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和蜗轮均呈圆环状,并且固定圈位于蜗轮正上端。
优选的,所述滑轴为不锈钢材质,抗腐蚀性强。
优选的,所述蜗轮为42CrMo齿轮钢材质,具有强度高、淬透性高、韧性好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清,未经陈丽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96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