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浓缩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66666.9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9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凌青云;高登友;顾国生;王磊;徐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威凌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127;C02F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黄胡生 |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浓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浓缩池,包括池体,池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池体的内部设有转轴,电机与转轴相连,池体内部设有过滤筒,过滤筒包括筛板以及设于筛板四周的固定罩,固定罩固定在池体的侧壁上,转轴穿过筛板,且筛板上方的转轴上设有搅拌桨,筛板上还设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与进气管相连,筛板下方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分离筒,分离筒侧壁的中上端设有多个过滤孔,池体的顶部设有进泥管,进泥管的进口延伸到过滤筒的内部,池体上端的外围处设有溢流池,池体上设有与溢流池相通的溢流口,过滤筒的内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排泥管,排泥管与排泥泵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污泥的浓缩效率,加强污水污泥的分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浓缩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而污泥的含水率较高,导致污泥的体积较大,对污泥的处理、利用和运输造成困难。污泥浓缩池为一种基本的污泥浓缩装置,依靠污泥自身的沉降来达到污泥沉降和浓缩的目的,但是污泥浓缩池普遍存在污泥沉降速度慢、浓缩效率低等问题,对后续污泥的进一步处理增加了难度,且污泥在污泥浓缩池内的长时间停留会容易沉积在池底底部而形成厌氧的环境,导致脱水后泥饼中的含磷量过高,达不到排放标准。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污泥浓缩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污泥浓缩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浓缩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池体的内部设有转轴,所述电机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池体内部设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包括筛板以及设于所述筛板四周的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固定在所述池体的侧壁上,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筛板,且所述筛板上方的所述转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筛板上还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与进气管相连,所述筛板下方的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侧壁的中上端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进泥管,所述进泥管的进口延伸到所述过滤筒的内部,所述池体上端的外围处设有溢流池,所述池体上设有与所述溢流池相通的溢流口,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与排泥泵相连。
优选的,所述分离筒底壁的面积大于所述筛板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分离筒下方的所述池体的一侧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循环管相连,所述循环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分离筒的上方,所述循环管还与排液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排泥管包括连接的吸泥管和波纹管,所述吸泥管固定在固定板上。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一侧设有内凹的气缸凹槽,所述气缸凹槽内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固定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固定所述电机的安装架。
优选的,所述溢流口处设有滤网,且所述溢流池的底部设有排水管。
优选的,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块转动连接,且所述分离筒位于所述支撑块的上方,并能够随着转轴的转动而转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待浓缩的污泥经进泥管进入到过滤筒处,过滤筒的筛板的孔径较大,搅拌桨的设置可以搅拌板结的或者粒径较大的污泥,污泥经筛板落入到分离筒内,分离筒内的污水可经过滤孔落入到池体内,分离筒底部沉积的污泥经排泥管和排泥泵排出,且分离筒还可以在电机和转轴的作用下转动,起到离心的作用,加速污水从过滤孔排出,提高污泥的浓缩效率,其中排泥管的吸泥管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在气缸的作用下上下移动,在分离筒的转动过程中,吸泥管向上运动,防止吸泥管影响分离筒的转动,当分离筒停止转动,吸泥管向下运动,在排泥泵的作用下排出污泥;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循环泵,可以将池体内的污水再泵入到分离筒内,加强污水污泥的分离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曝气装置,能够使得对污泥供氧充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威凌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未经江苏威凌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66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