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用的人行走道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65850.1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4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雷友明;黄志强;曲兆雷;陈腾拓;修孟超;岳进;杜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01D21/00;E01C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红艺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行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用的人行走道,包括:背面形成有锚栓的滑槽,通过锚栓埋设于隧道的内侧壁内从而将滑槽贴设固定于隧道的内侧壁;固定于滑槽且沿着隧道的走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架,支架位于隧道的内侧壁和靠近隧道的内侧壁的轨道之间;水平固定于相邻两个支架上的走道板;以可拆卸的方式竖向连接于相邻两个支架的护栏,护栏竖向挡设于走道板的远离隧道的内侧壁的端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滑槽预埋于隧道侧壁,将支架通过螺栓固定于滑槽,支架稳固,便于安拆,且避免了在安装及拆除过程中对管片螺栓紧固状态的破坏,避免了管片发生破损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隧道用的人行走道。
背景技术
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已成型的隧道往往存在着很多结构病害,由于隧道上部病害位置较高,为不影响隧道内电机车通行,同时确保行人安全进入隧道内,一般会在隧道内设置人行走道。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螺栓将支架固定在管片侧壁上,并将走道板和支架固接,形成人行走道。但由于支架和管片侧壁的固定点只有一个,在使用过程中支架容易倾斜,存在安全风险。安装拆除支架的过程中需要拆除螺栓,存在管片破损及隧道坍塌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隧道用的人行走道,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容易倾斜,安装拆除支架的过程中需要拆除螺栓,存在管片破损及隧道坍塌风险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用的人行走道,包括:
背面形成有锚栓的滑槽,通过所述锚栓埋设于隧道的内侧壁内从而将所述滑槽贴设固定于所述隧道的内侧壁;
固定于所述滑槽且沿着所述隧道的走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隧道的内侧壁和靠近所述隧道的内侧壁的轨道之间;
水平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架上的走道板;以及
以可拆卸的方式竖向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架的护栏,所述护栏竖向挡设于所述走道板的远离所述隧道的内侧壁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隧道用的人行走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包括:
适配于所述滑槽的弧形杆,所述弧形杆贴设于所述滑槽内且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滑槽;
竖直固定于所述弧形杆的立杆;以及
水平固定于所述立杆和所述弧形杆的顶部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长度小于所述隧道的内侧壁和靠近所述隧道的内侧壁的轨道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隧道用的人行走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护栏包括:
以可拆卸的方式竖向固定于所述立杆的竖栏杆;以及
以可拆卸的方式水平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架的竖栏杆的横栏杆,所述横栏杆高于所述走道板。
本实用新型隧道用的人行走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立杆固定有套筒;
所述竖栏杆插设于所述套筒。
本实用新型隧道用的人行走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竖栏杆形成有开口朝上的挂钩;
所述横栏杆水平卡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架的竖栏杆的挂钩内。
本实用新型隧道用的人行走道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水平杆的沿所述隧道的走向的相对两侧形成有插槽;
所述走道板的端部形成有供适配于所述插槽的凸块,通过所述凸块插设于所述插槽内且采用固定螺栓竖向穿设于所述水平杆和所述凸块实现将所述走道板和所述水平杆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5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装置和室内分布系统
- 下一篇:用于盾构隧道的风筒悬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