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装置和室内分布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65833.8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2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林衡华;熊尚坤;吴锦莲;黄庆涛;余兵才;王庆扬;张光辉;黄云飞;梁力维;胡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21/30 | 分类号: | H01Q21/30;H01Q1/52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云飞;王莉莉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室内 分布 系统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和室内分布系统。该天线装置包括:沿着天线装置的中心轴线设置的第一层天线结构和第二层天线结构;第一层天线结构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第二层天线结构为第三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工作在预设频段的第一极化方向的振子;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工作在与所述预设频段不同的至少一个频段上的全向天线振子;所述第三天线单元包括:工作在所述预设频段的第二极化方向的振子;所述第二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一极化方向垂直。本公开天线装置设计增强了5G覆盖能力,使2G、4G、5G覆盖均衡。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和室内分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5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人们对无线通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数据业务70%以上发生在室内,室内覆盖系统建设尤其重要和迫切。室内覆盖系统吸顶天线的性能直接影响室分效果及工程建设成本。
目前,现有的天线一般为仅能支持800M-2700M单极化及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不能支持5G的3300-3600M频段。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为了适应5G时代的到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高集成度的室分天线装置,既能够支持现有的2G,3G或4G的频段、又能够支持5G频段双路MIMO(Multi InputMulti Output,多入多出)信号接入。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够支持多个频段,并且支持双路MIMO信号接入的新的天线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包括:沿着天线装置的中心轴线设置的第一层天线结构和第二层天线结构;第一层天线结构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第二层天线结构为第三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工作在预设频段的第一极化方向的振子;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工作在与所述预设频段不同的至少一个频段上的全向天线振子;所述第三天线单元包括:工作在所述预设频段的第二极化方向的振子;所述第二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一极化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还包括反射板,其中,所述反射板为圆盘形;所述反射板的中心线与天线装置的中心轴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一绝缘支撑部件,其中:所述全向天线振子为柱形腔体;所述全向天线振子通过第一绝缘支撑部件,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向天线振子为中空柱形腔体;柱形腔体壁上开设有U型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射频同轴线,其中:所述射频同轴线的外导体连接所述反射板的顶部;所述射频同轴线的内导体连接所述全向天线振子,用于对所述全向天线振子馈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天线单元还包括第二绝缘支撑部件和第一印刷电路板PCB基板,其中:所述第二极化方向的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PCB基板背向所述反射板的一面;所述第一PCB基板的另一面设置用于为所述第一极化方向的振子馈电的微带馈线;所述第一 PCB基板通过第二绝缘支撑部件,设置于所述全向天线振子的柱形腔体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化方向的振子为多个,沿着所述第一PCB基板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极化方向的振子为微带线振子;所述第二极化方向为水平极化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CB基板为圆盘;所述第二极化方向的振子为6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圆盘上夹角互为60度的半径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极化方向的振子分为3组;所述微带馈线分为3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PCB基板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极化方向的振子对应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化方向的振子为金属片状;所述第一极化方向的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PCB基板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58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