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压砂加气砌块砖蒸压釜尾气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5145.1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7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光;胡蓉;胡士军;徐洋晨;周远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楚峰建科集团荆州开元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22 | 分类号: | F22B37/22;F22B1/16;F28D7/16;F28F9/02;B01J3/04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乔士铖 |
地址: | 434020 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压砂加气 砌块 砖蒸压釜 尾气 余热 利用 装置 | ||
1.一种蒸压砂加气砌块砖蒸压釜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汽源箱(1)、蒸汽发生器(2)、尾热利用机构(3)、进汽总管(5)、出汽总管(6)和多个蒸压釜(7)构成;所述的汽源箱(1)通过汽源阀(8)与进汽总管(5)连通;进汽总管(5)通过进汽支管(10)和蒸汽调压阀(9)与蒸压釜(7)的进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压釜(7)的尾气出口通过出汽支管(11)和出汽阀(12)与出汽总管(6)连通;所述的出汽总管(6)通过开关阀A(13)与蒸汽发生器(2)的加热进口连通;蒸汽发生器(2)的加热出口通过出汽总阀(14)和开关阀C(16)与尾热利用机构(3)连通;出汽总管(6)通过排放阀(17)与开关阀C(16)连通;所述的蒸汽发生器(2)的蒸汽出口通过补汽阀(18)与进汽总管(5)连通;所述的排放阀(17)与开关阀C(16)之间的管道上装有放空阀(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砂加气砌块砖蒸压釜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汽发生器(2)由主筒体(19)、汽包(20)、补水阀(21)、封头(22)、封隔板(23)和换热管(25)构成;所述的主筒体(19)的上端连通有汽包(20);汽包(20)通过其自身的蒸汽出口和补汽阀(18)与进汽总管(5)连通;主筒体(19)的内部对称状固装有封隔板(23);封隔板(23)之间呈规格状安装有多个换热管(25);封隔板(23)之间的主筒体(19)上连接有补水阀(21);补水阀(21)与外界水源连通;所述的主筒体(19)的两端分别固装有封头(22);所述的主筒体(19)一端的封头(22)通过其自身的加热进口与开关阀A(13)连通;主筒体(19)另一端的封头(22)通过其自身的加热出口与出汽总阀(1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压砂加气砌块砖蒸压釜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包(20)上连接安装有安全阀(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砂加气砌块砖蒸压釜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热利用机构(3)由分气缸、加热盘管A(26)、加热盘管B(27)、预养室(28)、静停室(29)、混水箱(30)、加压泵A(31)和加压泵B(32)构成:所述的静停室(29)内设置有加热盘管A(26)和混水箱(30);预养室(28)内设置有加热盘管B(27);混水箱(30)通过加压泵A(31)与加热盘管A(26)的一端连通;混水箱(30)通过加压泵B(32)与加热盘管B(27)的一端连通;加热盘管A(26)的另一端和加热盘管B(27)的另一端与混水箱(30)连通;混水箱(30)通过输汽管(33)和分汽缸与开关阀C(1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压砂加气砌块砖蒸压釜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汽缸由分汽缸本体(34)和疏水阀(35)构成;分汽缸本体(34)的一侧设置有进汽口(36),分汽缸本体(34)通过进汽口(36)与开关阀C(16)连通;分汽缸本体(34)的上端设置有出汽口(37),出汽口(37)通过开关阀B(38)和输汽管(33)与混水箱(30)连通;分汽缸本体(34)的下端设置有疏水口(39),疏水口(39)连接有疏水阀(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压砂加气砌块砖蒸压釜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汽口(36)一侧的分汽缸本体(34)内通过支撑板(40)倾斜状固装有阻汽板(4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压砂加气砌块砖蒸压釜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养室(28)和静停室(29)内分别设置有温度感应器(15);预养室(28)内的温度感应器(15)与加压泵B(32)电连接;静停室(29)内的温度感应器(15)与加压泵A(31)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压砂加气砌块砖蒸压釜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水箱(30)的上端设置有溢流管(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楚峰建科集团荆州开元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楚峰建科集团荆州开元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51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