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科用血液混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2301.9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1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雪莲;李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雪莲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15/00;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张海涛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血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血液混摇装置,包括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上且通过置于所述底座内的驱动结构驱动的转盘、置于所述转盘上且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的血液混摇结构,所述血液混摇结构包括圆柱形筒体、置于所述圆柱形筒体内的试管放置结构,所述试管放置结构与所述圆柱形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圆柱形筒体下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对于血液的摇匀效果好,盖体的设有能有效的避免在混摇的过程中试管被甩出,从而保证检测效率以及保护环境,试管置于定位孔内,由于采用的是泡沫填充,能有效的增大试管的摩擦,尽量的避免试管的移位,驱动结构的转动以及上下运动,使得对于血液的混摇效果好,利于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验科用血液混摇装置。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
目前医院、疾控中心等医疗单位,为了取得准确的血液分析检测结果,在血液检测前需要将血液标本充分混匀,传统的混匀方式,是手工摇匀,但当集中体检或医院检测量大时,医务工作人员工作量非常大,血液标本的均匀性会受到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差异;普通的混匀器械仅是上下颠倒混匀或是旋转的方式混匀,易混匀不彻底,需较长混匀时间,且血液标本需要单个固定,固定不牢,血液标本易被甩出,造成破裂,影响检测;普通混匀器同时混匀的标本数量较少,不适合检测量大的实验室。
现有的血液混摇装置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普通的混匀器械仅是上下颠倒混匀或是旋转的方式混匀,易混匀不彻底,需较长混匀时间,且血液标本需要单个固定,固定不牢,血液标本易被甩出,造成破裂,影响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科用血液混摇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血液混摇装置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普通的混匀器械仅是上下颠倒混匀或是旋转的方式混匀,易混匀不彻底,需较长混匀时间,且血液标本需要单个固定,固定不牢,血液标本易被甩出,造成破裂,影响检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检验科用血液混摇装置,该血液混摇装置包括底座、置于所述底座上且通过置于所述底座内的驱动结构驱动的转盘、置于所述转盘上且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的血液混摇结构,
所述血液混摇结构包括圆柱形筒体、置于所述圆柱形筒体内的试管放置结构,所述试管放置结构与所述圆柱形筒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圆柱形筒体下端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试管放置结构包括泡沫填充体,所述泡沫填充体内设有试管定位孔,所述泡沫填充体上设有与所述试管定位孔对应的标签粘贴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试管定位孔为向下延伸的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置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转动轴、置于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一端的伸缩结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伸缩结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伸缩结构包括直线电机、置于所述直线电机输出端的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直线电机下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伸缩杆一端与所述直线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与伸出所述底座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该混摇装置还包括置于所述圆柱形筒体上端且与所述圆柱形筒体可拆卸连接的盖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圆柱形筒体顶端外周设有金属条,所述盖体底部设有与所述金属条磁性连接的磁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雪莲,未经马雪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2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的山体防护网
- 下一篇:一种煤泥水水下观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