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线进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62261.8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1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五和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9/68;C21D1/26;C22F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80 | 代理人: | 吴万华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进料 装置 | ||
一种铜线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两侧设有若干第一导轮,第一导轮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机架的末端设有若干同轴布置的第二导轮,第二导轮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机架上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支撑杆上设有若干导线支架,导线支架与第二导轮相对应;导线支架顶部弯曲形成一圈螺旋的导线圈;机架下方放置有若干放线盘,放线盘上的铜线依次经过第一导轮、导线圈、第二导轮后送出。其优点在于放线盘上的铜线依次经过第一导轮、导线支架、第二导轮后送出,导线支架上端顶部弯曲形成一圈螺旋的导线圈,通过其螺旋结构,不仅方便将铜线穿过导线圈,而且有效避免铜线脱出,保证铜线进线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铜线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镀锡机的铜线退火镀锡作业时,通常都是多根铜线同时作业,对应的,其铜线进线装置也都是同步进行的。
现有的铜线进线装置通常设置在退火加热炉的机架下方位置,多个铜线放线盘放置在机架两侧,并沿前后方向依次间隔布置,铜线经导向牵引后,相互平行并同时进入到退火加热炉的加热管内。
为了避免相邻铜线相互缠绕打结,通常会设置多组导线结构进行导向,现有的铜线进线装置通常仅采用导轮导向,但是铜线容易收到侧向拉力而从导轮上脱出,特别是位于中间位置的铜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线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铜线进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两侧设有若干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机架的末端设有若干同轴布置的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若干导线支架,所述导线支架与第二导轮相对应;所述导线支架包括安装柱及安装柱顶部弯曲形成一圈螺旋的导线圈;所述机架下方放置有若干放线盘,放线盘上的铜线依次经过第一导轮、导线圈、第二导轮后送出。
所述导线支架焊接在支撑杆上。
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前后相邻的两个第一导轮之间。
所述第一导轮的侧边还设有一个U形限位框。
所述放线盘上端边缘设有断线指示毛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放线盘上的铜线依次经过第一导轮、导线支架、第二导轮后送出,导线支架上端顶部弯曲形成一圈螺旋的导线圈,通过其螺旋结构,不仅方便将铜线穿过导线圈,而且有效避免铜线脱出,保证铜线进线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铜线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铜线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铜线进料装置,包括机架1、放线盘6。
所述机架1两侧设有若干第一导轮2,所述第一导轮2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机架1的末端设有多组同轴布置的第二导轮3,所述第二导轮3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机架1上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布置,并设置在前后相邻的两个第一导轮2之间;所述支撑杆4上设有若干导线支架5,所述导线支架5焊接在支撑杆4上,所述导线支架5与第二导轮3一一对应;所述导线支架5顶部弯曲形成一圈螺旋的导线圈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五和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嘉兴五和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22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钣金激光切割的自动抓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铜线退火后的除湿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