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胆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1047.0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睿;韩郁壬;刘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管 固定 装置 | ||
鼻胆管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端表面下侧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支撑板前端表面上侧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键形板,所述键形板下端表面左右两侧铰接有两个可向内侧合拢或向外侧张开的弧形板,所述键形板上端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上下移动时可构成两个弧形板向外侧张开或向内侧合拢的结构;所述支撑板后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耳带,所述耳带外侧表面上端均安装有可调节耳带使用长度的调节阀;通过向内侧合拢的弧形板可把鼻胆管固定在患者鼻孔口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鼻胆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CP)的基础上将长约250cm的6-8Fr聚乙烯导管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管进行减压引流,目的是通过引流达到减压、减黄、消炎,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胆管炎的发生;在鼻胆管引流护理中,其常规固定方法采用 3M强力胶进行鼻翼部及面颊部的双固定,然后将余下的导管盘曲以后固定于耳廓;对于认知或意识正常的患者,此类固定方法比较适合,但对于一些认知或意识水平降低的患者,如老年性痴呆或意识朦胧、浅昏迷等患者,此种固定方法存在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大幅度上升;鼻胆管引流是在诊断性逆行胰胆管造影后,将一根导丝插入胆总管,然后将一根在顶端与侧壁有孔的引流管通过导丝置入胆道系统,引流管进入预定位置后,将内窥镜退出,最后拔出导丝;自鼻腔插入鼻胃管进入咽部后自口腔引出,将引流管插入鼻胃管后从鼻腔引出;现有的鼻胆管固定大多是将胶布贴至鼻翼处致使固定鼻胆管,但这种固定方式时间长时容易产生脱离,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据临床研究表明,把鼻胆管固定在贴近病人鼻腔口处,可提高病人舒适度,根据患者的状况若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可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现有的鼻胆管固定装置无法将鼻胆管固定在患者的鼻腔口处,且也不能根据患者的状况调节相应的舒适位置,为此提出鼻胆管固定装置解决上述这所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鼻胆管固定装置,能够把鼻胆管固定在患者的鼻腔口处,且还可根据患者的状况调节相应的舒适位置,有效地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鼻胆管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前端表面下侧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支撑板前端表面上侧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下端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键形板,所述键形板下端表面左右两侧铰接有两个可向内侧合拢或向外侧张开的弧形板,所述键形板上端安装有可上下移动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上下移动时可构成两个弧形板向外侧张开或向内侧合拢的结构;所述支撑板后端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耳带,所述耳带外侧表面上端均安装有可调节耳带使用长度的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前端表面上侧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螺纹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支撑板前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上端表面前侧开设有小螺纹通孔,小螺纹通孔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螺纹杆下端转动连接在键形板上端,所述第一滑块下端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下端表面固定连接在键形板上端表面后侧。
优选的,所述键形板上端表面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第三螺纹杆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手柄,第三螺纹杆外表面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外表面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另端分别铰接在对应的弧形板上端表面;两个所述弧形板上端均铰接在键形板下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调节阀包括椭圆块,两个椭圆块外侧表面分别开设有椭圆槽,所述椭圆槽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椭圆板,所述椭圆板上端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椭圆按钮,所述椭圆板外侧表面中心处分别开设有圆通孔,所述圆通孔对应的椭圆按钮处分别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壁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椭圆槽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1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重过滤的豆浆机
- 下一篇:一种两线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