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光电倍增探测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61032.4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8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韩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铮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3/28 | 分类号: | H01J43/28;H01L31/0203;H01L31/023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俊 |
地址: | 2019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倍增 探测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光电倍增探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倍增管、弧面光学透镜和弧面IP板,所述光电倍增管设在软性PCB板上,软性PCB板设在固定架上呈弧形,软性PCB板的弧度与弧面光学透镜和弧面IP板的弧度大小和方向一致,软性PCB板设在弧面光学透镜的上方,弧面IP板设在弧面光学透镜的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光电倍管或硅光电倍管设计为弧形,在前端发射光源上进行了光源进行整形处理,光斑在以固定半径下工作,可以确认光束在目标位置实现等距,从而实现光斑均匀。解决光斑变形和光距不相等的问题,让输入与输出的光强度统一,最终呈现均匀的影像,提升了产品的应用范围,降低了产品的应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光电倍增探测器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光电倍管或硅光电倍管都是以平面的形式存在,在探测应用中起到接收单光子的作用。但由于平面的关系,对于反射回来的光子的光强也将是强弱不一,会伴有光斑变形和光距不相等的问题存在,会造成输出的影像不均匀,影像质量差,如图1所示。虽然可以在透镜和激光光束之间增加菲尼尔透镜让光距相等,光斑变均匀,呈现较好的影像,如图2所示,但是菲尼尔透镜成本高,对生产的要求性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光电倍增探测器在不同工作距离光电转换效果不一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硅光电倍增探测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倍增管、弧面光学透镜和弧面IP板,所述光电倍增管设在软性PCB板上,软性PCB板设在固定架上呈弧形,软性PCB板的弧度与弧面光学透镜和弧面IP板的弧度大小和方向一致,软性PCB板设在弧面光学透镜的上方,弧面IP板设在弧面光学透镜的下方,软性PCB板和弧面光学透镜之间设有滤光片。
优选地,所述弧面光学透镜设在固定架上,位于软性PCB板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弧面IP板设在弧形托盘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为凹槽形,凹槽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装设软性PCB板、滤光片和弧面光学透镜的凸起,凹槽内部为中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两侧设有便于安装的凸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光电倍管或硅光电倍管设计为弧形,在前端发射光源上进行了光源进行整形处理,解决光斑变形和光距不相等的问题,让输入与输出的光强度统一,最终呈现均匀的影像,提升了产品的应用范围,降低了产品的应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光电倍增探测器工作原理图;
图2为图1增加菲尼尔透镜后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像光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硅光电倍增探测器结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硅光电倍增探测器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铮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铮实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1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窝钉机
- 下一篇:一种血液科存放管消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