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传输心电监护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59105.6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5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潘春容;郑艳;应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5/28 | 分类号: | A61B5/28;A61B5/3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传输 监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传输心电监护仪,包括监护仪本体、无线通讯系统和导联装置,监护仪本体与导联装置通过无线通讯系统连接,环形件套在导联装置本体上,圆弧形竖直滑槽与圆弧形凹槽之间设有滚珠,圆弧形竖直滑槽位于上折边和下折边之间,弹簧位于上折边和环形件的上端之间,环形件上设有能被电磁铁通电吸引的配合端,电磁铁未通电时弹簧使环形件的下表面低于导联装置本体下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通讯系统将信号传送给监护仪本体,环形件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环形件推离上折边使其移动到导联装置本体下表面的下方从而保护设置在导联装置本体上的电极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传输心电监护仪。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设备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特别是ICU患者的日常监测也越来越先进,其中对其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时都需要用到心电监护设备,即心电监护仪,目前使用的心电监护仪通过台式主机插接导联线,然后导联线末端配有电极片,将电极片放在人体上进行监测,但是由于导联线根数过多,所以给使用者以及患者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无线传输心电监护仪通过无线传输代替导联线,从而省去了大量线,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线传输心电监护仪,包括监护仪本体、无线通讯系统和导联装置,所述导联装置包括导联装置本体和环形件,所述导联装置本体上设有电极片,所述监护仪本体与所述导联装置通过所述无线通讯系统连接,所述导联装置本体上设有圆弧形竖直滑槽,所述环形件上设有圆弧形凹槽,所述环形件套在所述导联装置本体上,所述圆弧形竖直滑槽与所述圆弧形凹槽之间设有滚珠,所述导联装置本体设有上折边和下折边,所述圆弧形竖直滑槽位于所述上折边和下折边之间,所述导联装置本体绕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上折边和所述环形件的上端之间,所述上折边上设有电磁铁,所述环形件上设有能被所述电磁铁通电吸引的配合端,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环形件下表面与所述导联装置本体下表面齐平,所述电磁铁未通电时所述弹簧使所述环形件的下表面低于所述导联装置本体下表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所述导联装置上的电极片贴紧人体,然后通过无线通讯系统将信号传送给所述监护仪本体,当需要使用所述导联装置时,所述电磁铁通电将所述环形件吸引向所述上折边靠拢并压缩弹簧,同时所述环形件下表面与所述导联装置本体下表面齐平贴紧人体方便检测,当不需要监测时,所述电磁铁断电,所述环形件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将所述环形件推离所述上折边使其移动到所述导联装置本体下表面的下方从而保护设置在所述导联装置本体上的电极片,避免电极片与其他物品直接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传输心电监护仪俯视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传输心电监护仪正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59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用喂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指环式三维控制手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