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结构连接节点强度的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55175.4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7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海;贺庆龙;卜海平;袁仁春;张治福;韩有斌;吴正磊;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海 |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谢永 |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结构 连接 节点 强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结构连接节点强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板和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驱动气缸,检测板上安装有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与第一安装板之间设有与第一安装板平行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靠近夹持机构的端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检测板上还固定有与第二安装板平行的用于对钢结构在检测板上位置进行限位的挡板。本实施例通过设计出能够运动的夹持结构来实现对钢结构抗拉强度的检测,其具有较佳的夹持稳定性,能够保证钢结构抗拉强度检测的稳定、有效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度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钢结构连接节点强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网架结构是由许多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其优点为结构整体性好,空间受力强。网架结构中交汇在节点上的杆件数量较多,制造安装比较复杂,如果节点的强度不够很容易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而提供一个能够有效稳定检测钢结构连接节点强度的检测装置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钢结构连接节点强度检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连接节点强度的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用于钢结构连接节点强度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包括水平布置的检测板和与检测板垂直布置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安装有驱动气缸,检测板上安装有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能够在驱动气缸的作用下沿检测板长度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夹持机构与第一安装板之间设有与第一安装板平行的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靠近夹持机构的端面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检测板上还固定有与第二安装板平行的用于对钢结构在检测板上位置进行限位的挡板。
作为优选,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座,夹持座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两端且与底板垂直的两个侧板以及与底板垂直的后端板,后端板与第二安装板平行布置,两个侧板上均固定有夹持气缸,两个夹持气缸相对布置且活塞杆轴向与夹持机构运动方向垂直,夹持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夹持板。通过相对设置的夹持气缸来实现对钢结构的夹持,能够有效保证夹持稳定性,最大程度的避免钢结构在检测过程中脱离夹持机构。
作为优选,检测板上设有沿检测板长度方向布置且自检测板端面向检测板中心延伸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T形槽,夹持座的底板下表面上固定有在第一T形槽内滑动的T形滑块。第一T形槽的设置能够保证夹持座能够稳定的在检测板上做直线往复运动,保证夹持座与第二夹持板之间施力、受力均匀,减小抗拉强度检测误差。
作为优选,两个夹持板的相对的端面上均设有圆弧形橡胶吸盘。圆弧形橡胶吸盘一方面对应平滑表面的钢结构能够形成真空吸盘结构来增加夹持稳定性,对于非平滑表面的钢结构能够增加夹持板与钢结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增加夹持稳定性。
作为优选,检测板上设有沿检测板长度方向布置且自检测板端面向检测板中心延伸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T形槽,第二安装板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T形槽上,螺栓上设有紧固螺母。第二安装板通过第二T形槽以及螺栓螺母的形式连接在检测板是哪个,继而能够调节第二安装板的位置,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钢结构的抗拉强度检测。
作为优选,后端板的板面上设有沿夹持气缸活塞杆伸缩方向布置的滑槽,夹持板侧壁上设有插入滑槽内且能够沿滑槽滑动的滑块。夹持板与后端板之间通过滑槽滑块连接,能够保证夹持板在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对夹持板的运动方向进行限位,保证两侧的夹持板能够稳定的夹紧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设计出能够运动的夹持结构来实现对钢结构抗拉强度的检测,其具有较佳的夹持稳定性,能够保证钢结构抗拉强度检测的稳定、有效进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海,未经张世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55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