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电站消除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50201.4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6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葛曦;林琦;张小泳;苏艳菲;朱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B15/02;F03B15/04;F03B11/00;F03B3/18;E02B9/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站 消除 水力 过渡 过程 压力 升高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电站消除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的系统,该系统中,进水主阀上游的进水主管与泄水管之间通过支管连通设置,支管上设置有水击阀,水击阀的阀前和阀盖腔通过水力控制管路相连通,且水力控制管路上还设置有高压导阀,水击阀上引出有泄压管,泄压管的引出至集水沟或集水井,且泄压管上设置有电磁导阀,水击阀的上游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水压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磁导阀均与电气控制箱相连。将具有双重防护功能的水击阀应用在长引水系统的水电站中,设置水击阀通过水力自动控制系统及电子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防护,简单可靠,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属于水电站防护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电站消除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的系统,属于水电站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水力学或流体力学角度考虑,管道内液体的流动状态可分为稳定和不稳定两大类。当水流状态从一种稳定状态变为另一种稳定状态时,其中间的不稳定流态称为过渡过程或瞬变流。
水电站为了达到安全、经济及优化运行的目的,都要不断改变它们的运行工况,如甩负荷或增负荷。这必然会引起各种各样复杂工况的过渡过程,引起系统中管道压力、流量或水位的剧烈变化,机组的转速、蜗壳压力及尾水管真空也会剧烈变化,造成引水系统和机组的破坏;水位的剧烈变化,可能出现溢流或脱空,对工程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及安全隐患。
在长压力引水系统水电站中设置调压井、调压阀是预防机组甩负荷引起的蜗壳压力上升的一种安全措施。当压力引水管道ΣLV/H大于15~30时,需设置压力泄放设施,调压井土建工程量较大,工期较长,采用调压阀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但目前水电站通常采用的调压阀结构简单,控制系统采用全液压控制和操作,通过安装在调速器内的特殊主配压阀等元件同时控制和操作导叶接力器及调压阀。如调速器主接力器容积与调压阀接力器容积差过大、主配压阀活塞盘搭叠两计算不准确、调速器与调压阀距离较长、液压系统集气等,均可能造成调压阀拒动、误动的情况发生,因此可靠性低,限制因素多,应用并不广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电站消除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的系统,将具有双重防护功能的水击阀应用在长引水系统的水电站中,设置水击阀通过水力自动控制系统及电子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防护,简单可靠,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水电站消除水力过渡过程压力升高的系统,包括水轮发电机组和匹配水轮发电机组设置的进水主管和泄水管,进水主管的上游端和泄水管的下游端分别引至电站的上游和下游河道,进水主管上设置有进水主阀,进水主阀上游的进水主管与泄水管之间还通过支管连通设置,支管上设置有水击阀,水击阀的阀前和阀盖腔通过水力控制管路相连通,且水力控制管路上还设置有高压导阀,水击阀上引出有泄压管,泄压管的引出至集水沟或集水井,且泄压管上设置有电磁导阀,水击阀的上游处设置有用于检测水压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磁导阀均与电气控制箱相连。
利用上述系统的泄压方法如下:
使用时,当上游侧压力值达到第一设定压力值时,高压导阀开启进行自动泄水,一旦水力过渡过程出现水击压力过高的情况,导致高压导阀动作失灵,出现水击压力继续上升的情况,直至水击压力升至第二设定压力值时,压力传感器将反馈压力超高信号给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箱操作电磁导阀开启,并快速释放阀盖腔内的压力水,可根据厂房布置将压力水排至集水沟或集水井,从而使得水击阀打开,当压力下降,压力传感器将反馈压力信号给电气控制箱,电气控制箱操作电磁导阀关闭,使得阀前进入水击阀阀盖腔的水流不能流走,形成关阀压力,水击阀再回到正常的关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50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收放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力工程用便携式吊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