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扇叶挂脖式风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49668.7 | 申请日: | 202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7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蔡演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00;F04D2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张清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扇叶挂脖式 风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扇叶挂脖式风扇,包括挂设在人体颈部的挂环,挂环两端向下延伸设有头部,所述头部内腔由前罩体及后罩体组合形成,所述前罩体和后罩体上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并位于内腔中,前后两个电机对向设置且各自的电机轴上安装有扇叶,前扇叶转动实现吸风进入内腔,后扇叶转动负责将进入内腔的风再次增压吹出,风压与风量同时增大,送风距离变长,人体感受到的风力会更强更明显,从而达到更佳的降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脖式风扇。
背景技术
为了在炎炎夏日中能够实现降温,近年来出现一种挂脖式风扇,其通过挂设在人体颈部的挂环,将其两端设有风扇的头部对人体进行扇风降温,可携带于室外使用,且无需手持,两手处于自由活动状态,方便工作或游玩。
目前,挂脖式风扇采用单扇叶转动进行扇风,考虑携带的便携性,叶轮的体积缩小,其带来的风量风压也大打折扣,送风距离不足,导致人体所感受到的风力小,难以快速地达到降温的效果;而想增大风力唯有加大扇叶体积增加扫风面积,但加大扇叶体积会使得挂脖式风扇的头部也随之增大,影响外观的同时也不便于携带使用,因此需从其他方面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大的挂脖式风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扇叶挂脖式风扇,包括挂设在人体颈部的挂环,挂环两端向下延伸设有头部,所述头部内腔由前罩体及后罩体组合形成,所述前罩体和后罩体上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并位于内腔中,前后两个电机对向设置且各自的电机轴上安装有扇叶,前扇叶转动实现内腔吸风,后扇叶转动实现内腔出风。
所述扇叶包括与电机轴穿接的轮毂及绕轮毂外圆均匀布置的若干叶片,若干叶片倾斜布置在轮毂上。
两个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转向相同时,所述前扇叶与后扇叶的叶片倾斜方向相同。
两个所述电机的电机轴转向相反时,所述前扇叶与后扇叶的叶片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头部延伸有过渡段与所述挂环端部连接;所述过渡段的壳体自头部逐渐向挂环端部收窄,且连接处平滑衔接。
所述前罩体、后罩体分别设有镂空的通风隔网,后罩体的通风隔网朝人体面部布置,且左右分布的两个所述头部的中轴线交叉布置。
所述挂环内侧设有按摩头,挂环左右两端的过渡段内分别设有控制按摩头工作的按摩操控模块及控制扇叶工作的风扇操控模块。
所述通风隔网中部设有电机安装槽。
自轮毂的内腔朝所述通风隔网方向凸伸形成一凸台,凸台设有轴孔与电机的电机轴配合,所述电机安装槽套设于所述凸台外。
所述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所述电机安装槽朝所述轮毂延伸形成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安装电机并延伸进轮毂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个头部内设置两个扇叶,前扇叶负责吸风进入内腔,后扇叶负责将进入内腔的风再次增压吹出,风压与风量同时增大,送风距离变长,人体感受到的风力会更强更明显,从而达到更佳的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德尔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9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