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缩绒剥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9517.1 | 申请日: | 2020-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9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祯;郭海明;张守明;贾永恒;李晓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鹿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00 | 分类号: | D06B1/00;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缩绒剥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后整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节能型缩绒剥鳞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外壳体,在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网孔,在外壳体的两端中心处设置有两个一号转轴,一号转轴为中空轴,在内壳体两端的中心处设置有二号转轴,在外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在外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缩绒水箱和剥鳞水箱,在缩绒水箱和剥鳞水箱上均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节能型缩绒剥鳞装置,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实现剥鳞缩绒在同一设备上进行,同时可将处理后可重复使用的液体进行回收,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能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后整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节能型缩绒剥鳞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织物的缩绒和剥鳞都是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两道工序之间需要将织物转移,从而劳动力投入大,设备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节能型缩绒剥鳞装置,其能实现同一装置内进行缩绒和剥鳞工序且对水资源重复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节能型缩绒剥鳞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外壳体,在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壳体,内壳体上设置有网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均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在外壳体的两端中心处设置有两个一号转轴,一号转轴为中空轴,在内壳体两端的中心处设置有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从一号转轴内穿出,且在一号转轴内部的二号转轴上设置有内轴承,一号转轴与二号转轴之间相对转动,且在二号转轴与对应处的外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一号转轴通过轴承和轴承座设置在机架上,在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上对应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有插销;还包括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与其中一端二号转轴之间传动连接,动力机构包括变频电机和减速箱,变频电机通过减速箱与二号转轴之间传动连接,在外壳体上设置有一号进料门,在内壳体上设置有二号进料门,当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上插入插销后,一号进料门与二号进料门相对应;在外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置有阀门;在外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缩绒水箱和剥鳞水箱,在缩绒水箱和剥鳞水箱上均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缩绒水箱上的出水管与设置在缩绒水箱内的水泵连接,剥鳞水箱上的出水管与设置在剥鳞水箱内的水泵连接,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均为软管,且在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端部均设置有快速接头。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待缩绒产品从一号进料门、二号进料门送入内壳体内部,并关闭二号进料门,从进液管送入水,然后在缩绒过程中从一号进料门加入药剂,并将插销插入一号转轴和二号转轴上的定位孔内部,实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同步运动,由动力机构带动内壳体转动过程中实现外壳体同步转动,转动过程中能使得药剂在水中进行翻动,混合均匀,提升了缩绒效果;上述方案能实现对外壳体是否联动进行调节,确保药剂混合均匀充分溶解,以提升对产品的缩绒效果。而当其缩绒完成或剥鳞完成时,需要进行甩干,可将插销拔出,同时打开出液管上的阀门,将内部液体排出,由动力机构带动内壳体高速转动,实现产品与水脱离,并且水可以从出液管排出至对应的缩绒水箱或剥鳞水箱进行储存,等再次进行该工序时使用,当然若缩绒液体无法使用,也可以直接排除。若液体可重复使用,则利用水泵将对应的液体抽回外壳体内部,再次进行对应工艺加工。上述过程能实现对织物在同一设备中进行缩绒和剥鳞的处理,且可以将处理有的液体储存,后续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避免两道工序之间将织物转移,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能源消耗。
缩绒水箱的容量大于或等于最大缩绒量一次缩绒所需的用液量;剥鳞水箱的容量大于或等于最大剥鳞量一次剥鳞所需的用液量。该结构的设计能有效确保对液体的储存。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节能型缩绒剥鳞装置,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实现剥鳞缩绒在同一设备上进行,同时可将处理后可重复使用的液体进行回收,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鹿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鹿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9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残检测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滤筒用自动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