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轨道交通的换乘站及地下轨道交通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7719.2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9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智;周会武;黄伟;李瑞;薛永星;刘少朋;万涛;赵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胡亮;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轨道交通 换乘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轨道交通的换乘站及地下轨道交通,包括地下第一层、地下第二层、地下第三层、楼梯以及垂直电梯。地下第一层设有站厅。地下第二层位于地下第一层的下方。地下第二层设有第一站台。地下第三层位于地下第二层的下方。地下第三层设有第二站台。楼梯包括转角平台、上梯段和下梯段。上梯段的顶部与第一站台连接,上梯段的底部与转角平台连接。下梯段的顶部与转角平台连接,下梯段的底部与第二站台连接。垂直电梯连接站厅和第一站台。垂直电梯与上梯段在第一站台的位置沿第一站台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通过提高第一站台的中部空间的利用率,提高第一站台的宽度方向上的通过性,从而提高换乘站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轨道交通的换乘站及地下轨道交通。
背景技术
地下轨道交通以其准时、舒适、高效等特点得到大力发展,随着交通线路逐渐增多,需要在两条交通线路逐渐设置换乘站,以此实现不同交通线路之间的客流交换。通常由于换乘站客流量大,换乘站的楼梯和电梯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换乘站的便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地下轨道交通的换乘站及地下轨道交通,能够提高换乘站的便捷性。为达到上述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地下轨道交通的换乘站,包括:
地下第一层,设有站厅;
地下第二层,位于所述地下第一层的下方,所述地下第二层设有第一站台;
地下第三层,位于所述地下第二层的下方,所述地下第三层设有第二站台;
楼梯,包括转角平台、上梯段和下梯段,所述上梯段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站台连接,所述上梯段的底部与所述转角平台连接,所述下梯段的顶部与所述转角平台连接,所述下梯段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站台连接;以及
垂直电梯,所述垂直电梯连接所述站厅和所述第一站台,所述垂直电梯与所述上梯段在所述第一站台的位置沿所述第一站台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角平台的部分顶板为所述垂直电梯的基坑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站台为岛式站台或侧式站台;和/或,所述第二站台为岛式站台。
进一步地,所述上梯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上梯段在所述第一站台的位置沿所述第一站台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垂直电梯的两侧,两个所述上梯段交汇于所述转角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下梯段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下梯段在所述第二站台的位置沿所述第二站台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垂直电梯的两侧,两个所述下梯段交汇于所述转角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地下第二层和所述地下第三层均设有电缆槽,所述电缆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站台的下方和所述第二站台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电梯的基坑底板为所述地下第二层的楼板;所述转角平台的顶板为所述地下第二层的楼板。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电梯还连接所述站厅、所述第一站台和所述第二站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下轨道交通,包括: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换乘站;
第一交通线路,经过所述地下第二层;以及
第二交通线路,经过所述地下第三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交通线路在所述第二交通线路所在的平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交通线路相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77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型制作过程用的除味抽风设备
- 下一篇:一种安装遮阳格栅的幕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