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4731.8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9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高耀锋;史晓峰;胡瑞军;王永生;高烨焕;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爱牡彼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302;B60L53/18 |
代理公司: | 湖南企企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57 | 代理人: | 任合明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综***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系统 保护装置 | ||
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保护装置,包括前面开口的圆柱形的壳体,壳体的前面为圆形,壳体的底面固定安装前面开口的盒体,壳体内轴承安装与之同轴的环形的挡板,挡板的外周与壳体的内侧接触配合,挡板的前面与壳体的前面齐平,壳体内中部固定安装充电桩主体,壳体内中部前侧轴承安装空心绕线管。本装置使用于地下停车场内,采用第一盖板与挡板联动的方式,改变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之间的状态,从而使得在使用时,壳体内与外部相通,使得充电桩主体散热,在非使用状态时,挡板使得将充电桩主体与外部隔绝,能够有效的隔绝外部的灰尘,同时将充电线收纳于壳体内部,充电枪收纳于盒体内,能够有效的提升整个装置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储能系统包括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能量的转换和储存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一种为新能源汽车进行能量补给的装置,大多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属于一种电能储能系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大多是采用立式结构固定安装于地面,不仅占用空间,而且充电线和充电枪暴露在外面容易造成安全问题,且充电桩在对汽车进行充电时会发热,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大多采用密封结构,散热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保护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保护装置,包括前面开口的圆柱形的壳体,壳体的前面为圆形,壳体的底面固定安装前面开口的盒体,壳体内轴承安装与之同轴的环形的挡板,挡板的外周与壳体的内侧接触配合,挡板的前面与壳体的前面齐平,壳体内中部固定安装充电桩主体,壳体内中部前侧轴承安装空心绕线管,空心绕线管位于充电桩主体与挡板之间,空心绕线管的轴承安装处安装扭簧,充电桩主体的充电线一端缠绕于空心绕线管外周,充电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充电桩主体,壳体的底面对应盒体开设竖向的第一通孔,挡板的下部对应第一通孔开设弧形的第一凹槽,充电桩主体的充电线一端依次贯穿第一凹槽、第一通孔位于盒体内,充电桩主体的充电线一端固定安装充电枪,挡板的底面固定安装第一盖板,壳体的开设弧形的第二凹槽,第一盖板的下端贯穿第二凹槽且与之接触配合,壳体的前面铰接安装第二盖板,空心绕线管的外周均匀开设数个透气孔,挡板的外周开设数组呈环形分布的第二通孔,壳体的外周开设数组呈环形分布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组数相同且错位分布,第三通孔能与对应的第二通孔相同,壳体的底面设有第一盖板的锁止结构,挡板、空心绕线管的前面均与第二盖板的后面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保护装置,所述的锁止结构包括挂钩、挂环,壳体的底面通过拉绳固定安装挂钩,挂钩位于第二凹槽的右侧,第一盖板的前面固定安装挂环,挂钩能与挂环挂接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保护装置,所述的第一通孔的下端固定安装圆环,圆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洁具,洁具的内侧与充电桩主体的充电线外周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保护装置,所述的洁具为清洁海绵。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保护装置,所述的第一盖板的前面固定安装拉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爱牡彼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爱牡彼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4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覆膜支架
- 下一篇:一种园林道路便捷饮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