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44730.3 | 申请日: | 202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7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孝国;牛会力;俞平卫;钱程;赵进宝;胡思毅;张合意;贾志魁;蔚攀飞;蔡海龙;滑朝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孝国 |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B01D29/01;B01D29/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佛新瑜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防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包括夹持定板和蜂窝盖,所述夹持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夹持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支板。该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通过排放管体和螺旋叶管的设置,排放管体内部设置的螺旋叶管得到水流滚动后,得到自然螺旋转动的动力效果,从而实现了雨水在其内部加速流动排出的情况,有效的降低房屋建筑顶部产生积水的情况,通过蜂窝盖和滤芯网层的设置,能够对自然雨水的收集情况起到初次筛选和二次净化过滤的作用,使得外界浑浊物避免对该装置内部流动空间造成积攒,而导致空间堵塞的问题,更有效提高了该装置在长期使用期间的正常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防水工程是保证建筑物的结构不受水的侵袭和内部空间受水的危害的一项分部工程,建筑防水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防水工程涉及到建筑物的地下室、墙地面、墙身和屋顶等诸多部位。
现有的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多使用防水卷材进行防水处理,而防水卷材本身的排水处理方式较为缓慢,会导致房屋建筑顶部产生积水问题,另一方面,针对房顶雨水处理的防水装置,可能存在浑浊物过多,造成防水装置内部空间堵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包括夹持定板和蜂窝盖,所述夹持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夹持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支板,所述防水支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排放管体,所述排放管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旋叶管,所述排放管体的内部贯穿有卡环,所述卡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滤芯网层,所述防水支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合页,所述合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蜂窝盖。
可选的,所述夹持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持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夹。
可选的,所述蜂窝盖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锁片,所述锁片的一侧设置有锁环。
可选的,所述防水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膨胀棉板,所述膨胀棉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填补板。
可选的,所述螺旋叶管的内侧被活动连接有连接管体,所述螺旋叶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中置架。
可选的,所述定位夹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夹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栓。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通过排放管体和螺旋叶管的设置,在该装置在所需位置稳定安装后,针对自然雨水的收集防水方面,自然雨水经过蜂窝盖和滤芯网层后流入排放管体内,而其内部设置的螺旋叶管得到水流滚动后,得到自然螺旋转动的动力效果,从而实现了雨水在其内部加速流动排出的情况,有效的降低房屋建筑顶部产生积水的情况。
2、该建筑工程用防水装置,通过蜂窝盖和滤芯网层的设置,该装置对所需位置填补安装后,能够对自然雨水的收集情况起到初次筛选和二次净化过滤的作用,使得外界浑浊物避免对该装置内部流动空间造成积攒,而导致空间堵塞的问题,更有效提高了该装置在长期使用期间的正常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放管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芯网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支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孝国,未经刘孝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4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膜上料用的物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橡胶密封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