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引线升降式立体水培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44262.X | 申请日: | 202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645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柱;马智宏;吴剑;魏平;陈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王冬杰 |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 升降 立体 水培 | ||
1.一种可引线升降式立体水培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培管组件、攀爬架组件、升降管、水培柱、立体栽培槽和拉线轮,
所述水培管组件为多组单元水培管拼装而成,其包括中心单元水培管、角单元水培管和边单元水培管,所述中心单元水培管的四个端部均设置有向外侧的凸起,所述角单元水培管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向内侧的凹槽,所述边单元水培管的第一边长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向外侧的凸起且其第二边长的端部设置有向内侧的凹槽;所述中心单元水培管的四个凸起分别与所述边单元水培管的第二边长的凹槽固定连接,所述边单元水培管的第一边长两端的凸起分别与所述角单元水培管两端的凹槽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单元水培管、角单元水培管和边单元水培管的顶端均设置有栽培槽;
所述攀爬架组件位于所述水培管组件的下方,其包括中心单元杆、角单元杆和边单元杆,所述中心单元杆的中心位置、所述边单元杆的第一边长的中间位置和所述角单元杆的角部位置均设置有向上的连接孔且其端部均设置有穿线孔;
所述升降管位于所述水培管组件和所述攀爬架组件之间,多个升降管的底端分别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攀爬架组件的单元杆固定连接,其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培管组件底部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升降管内部设置有推拉杆、磁力棒和磁力球,通过其下部设置的按钮实现升降;
所述拉线轮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套设在各单元水培管的端部,所述拉线轮上设置有转动凹槽和闭线开关,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引线,所述引线向下穿过所述穿线孔;
所述水培柱设置有四组分别安装在所述水培管组件的外周,其顶部通过横向布置的输水管与所述边单元水培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水培柱下部的四周均匀分布有多个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上设置有立体栽培槽;所述水培柱的内部均设置有水泵和营养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引线升降式立体水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径等于所述凸起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引线升降式立体水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管组件为空芯圆柱结构,所述攀爬架组件为实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引线升降式立体水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架组件的结构与所述水培管组件的结构一致,所述中心单元杆、角单元杆和边单元杆的长度和宽度大小均分别与所述中心单元水培管、角单元水培管和边单元水培管的长度和宽度相同且上下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引线升降式立体水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单元杆、角单元杆和边单元杆相对应的端部之间不连接,能通过所述升降管分单元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引线升降式立体水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轮的位置与所述穿线孔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引线升降式立体水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柱的高度与所述水培管组件的高度一致,所述横向布置的输水管与所述边单元水培管的第一边长保持水平垂直且与其第二边长在同一中心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引线升降式立体水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栽培槽的侧面设置为矩形结构且与所述水培柱上的矩形孔相匹配;所述立体栽培槽的上端设置有定植孔且其内部为空芯圆柱结构用于栽培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42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导热油循环设备
- 下一篇:水培叶菜海绵块育苗苗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