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冰场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1103.4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2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马进;武晓南;李锋;王建林;冯刚;陈煜;张川;司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9/00 | 分类号: | F25B9/00;F25B41/04;F25B41/06;F25B4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场 二氧化碳 制冷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场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包括:一组或多组制冷子系统,所述制冷子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气体冷却器、回热器组、引射器、膨胀罐、膨胀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所述回热器组包括多个回热器,多个所述回热器的第一通路相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冰场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利用回热器可以降低从气体冷却器出来的制冷剂温度,同时能够提高压缩机的吸气温度,提高压缩机效率,降低压缩机功耗,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效比。引射器能够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主压缩机和并行压缩机两类压缩机同时工作,能够实现高效循环,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场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冰场二氧化碳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制冷剂二氧化碳无毒不燃、安全可靠、环境友好且具有良好的热物理性质,发展迅速,在冰雪运动产业、超市制冷系统、冷藏库、汽车空调、热泵热水器等商业制冷领域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工质的循环可以分为亚临界循环、跨临界循环以及超临界循环。亚临界循环和普通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一样,系统的吸热以及放热过程都在临界点以下;跨临界循环的吸热过程在临界点以下,而放热过程在临界点以上;超临界循环的吸热过程以及放热过程都在临界点以上。
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循环是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大家族中的一员,基本循环过程由蒸发器、压缩机、气体冷却器和膨胀阀完成。图1给出了简单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循环原理图。其中,1-2为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吸热制冷的过程,蒸发器中压力低于二氧化碳临界压力,2-3为二氧化碳气体在压缩机内被压缩的过程,压缩后二氧化碳的压力高于临界压力,3-4为二氧化碳气体在超临界状态下,定压放热的过程,此换热过程中二氧化碳未发生相变,只传递显热,实现气体冷却器,4-1为绝热节流过程,进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整个循环过程跨越了临界压力线,故称之为跨临界制冷循环。
目前的大型冰场制冷系统多采用氟利昂等制冷工质,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容易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场二氧化碳制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场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包括:一组或多组制冷子系统,所述制冷子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气体冷却器、回热器组、引射器、膨胀罐、膨胀阀、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和第四控制阀;所述回热器组包括多个回热器,多个所述回热器的第一通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作为所述回热器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气体冷却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气体冷却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回热器组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回热器组的输出端与所述引射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引射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膨胀罐的入口相连,所述膨胀罐的上出口串接所述回热器组内回热器的第二通路、所述第二控制阀后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膨胀罐的上出口串接所述回热器组内回热器的第二通路、所述第三控制阀后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膨胀罐的下出口串接所述膨胀阀后与低压循环桶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低压循环桶用于对相对应的冰场降温,且所述低压循环桶的输出端串接所述回热器组内回热器的第二通路、所述第一控制阀后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低压循环桶的输出端串接所述回热器组内回热器的第二通路、所述第四控制阀后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回热器组包括第一回热器和第二回热器;
所述第一回热器的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回热器的第一通路串联连通,且连通后通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作为所述回热器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或者,所述第一回热器的第一通路与所述第二回热器的第一通路并联连通,每个第一通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分别作为所述回热器组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1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磁管清洗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使用的防锈油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