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热源危废处理熔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40771.5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7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智;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美尔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源 处理 熔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热源危废处理熔融装置,包括熔融炉,所述熔融炉包括炉体和炉盖,所述炉盖上设有至少三个个孔洞,其中一个孔洞内设有贯穿孔洞的等离子体火炬,其他孔洞内设有贯穿孔洞的电极,所述炉体包括熔池,所述熔池设于炉体底部,所述电极靠近炉体的一端伸入到熔池内部,所述等离子体火炬靠近炉体的一端位于熔池上方。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用于双热源耦合装置,可以对废弃物中的有机成分及无机成分进行耦合高效处理,互补运行,大幅提高废弃物的适用性及热效率,降低运行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处理的环保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热源危废处理熔融装置。
背景技术
气化熔融技术是在焚烧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合热解气化和熔融固化的一种新型废弃物处理方法。其技术原理是: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在450℃-800℃的弱氧化或还原性气氛下裂解或气化,产生可燃气体。无机物则熔融成玻璃态渣。整个过程把低温气化和高温熔融有机结合,该技术实现了彻底的无害化、显著的减容性、广泛的物料适应性和高效的能源与物资回收,被称为新一代的废物处理技术,发展潜力巨大。
气化熔融炉的热源是气化熔融的核心技术,关系到整个气化熔融过程控制、物料适应性及效率等各方面。常规气化熔融炉的热源有焦炭,焦炭不完全燃烧带动废弃物的升温,同时提供了还原性气氛,促进气化反应进程。但是焦炭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对烟气处理系统要求较高。同时对于废弃物中的无机成分,焦炭在不完全燃烧情况下,提供的热量较低,会导致无机成分熔融效率低下。焦炭热源的气化熔融炉通常只能处理废弃物95%以上是有机物。先进的气化熔融炉的热源采用等离子体技术,通过电能直接转换为热能,对废弃物进行加热。等离子体所采用的气体介质可以是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这样能够保证有机成分的气化进程。同时由于等离子体核心处的高温可到5000℃,提高了无机成分玻璃化熔融效率。但是等离子体热源本质上还是一种高温气体流,其对固体的加热效率还是较低,大概只有40%,大部分能量随烟气带走而不能继续停留在固体表面。等离子体热源气化熔融炉本身耗电量较高,运行费用较高,适宜处理有机类废弃物,废弃物中的无机成分会使运行费用大幅提高,不利于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热源危废处理熔融装置,通过双热源耦合互补方式实现高效率加热、快速气化及熔融,达到彻底无害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热源危废处理熔融装置,包括熔融炉,所述熔融炉包括炉体和炉盖,所述炉盖上设有至少三个个孔洞,其中一个孔洞内设有贯穿孔洞的等离子体火炬,其他孔洞内设有贯穿孔洞的电极,所述炉体包括熔池,所述熔池设于炉体底部,所述电极靠近炉体的一端伸入到熔池内部,所述等离子体火炬靠近炉体的一端位于熔池上方,所述等离子体火炬远离炉体的一端设有卡栓,所述卡栓远离等离子体火炬的一端与火炬升降架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等离子体火炬位于炉体中部,所述电极圆周分布在炉盖上。
进一步,所述等离子体火炬与卡栓的连接处设有橡胶绝缘环。
进一步,所述电极远离炉体的一端设有电极夹,所述电极夹远离电极的一端与电极升降架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极夹与电极升降架之间设有绝缘板。
进一步,所述熔融炉内设有第一热电偶和第二热电偶。
进一步,所述第一热电偶设置在熔池处,所述第二热电偶设置在熔池上方。
进一步,所述等离子体火炬与孔洞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电极与孔洞之间设有密封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用于双热源耦合装置,可以对废弃物中的有机成分及无机成分进行耦合高效处理,互补运行,大幅提高废弃物的适用性及热效率,降低运行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美尔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美尔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07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