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咬合桩的横向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40633.7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0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曹开伟;徐升才;刘建文;罗成名;吴丹蕾;胡志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00 | 分类号: | E02D5/00;E02D5/18;E02D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苏龙 |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咬合 横向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咬合桩的横向连接结构,其包括插接于B型桩孔内的钢筋笼,还包括插接于A型桩孔内的连接件,所述钢筋笼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卡槽,所述卡槽与钢筋笼轴线平行设置,且卡槽远离钢筋笼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开口小于卡槽的内部空间;所述连接件两侧插接于相邻钢筋笼的卡槽中。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强相邻基桩之间横向连接力,提高地下连续墙承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地基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咬合桩的横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基坑支护挡土止水结构有钻孔灌注桩+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SMW工法、钻孔咬合桩等。咬合桩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桩与素混凝土桩咬合而成,形成一道完整的墙体,同时具备挡土、止水作用;而目前地下连续墙主要充当施工期间的临时支护,当地下施工完成并填回后就退出舞台,后期建筑结构使用过程中不再考虑地下连续墙的作用,造成一定浪费,而地下连续墙兼做主体结构参与正常使用阶段的结构受力,有着重大的意义,故引出“两墙合一”的概念,“两墙合一”即在地下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支挡结构,地下施工完成后,开始充当地下室外墙,通过设置与地下主体结构梁板的有效连接,成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6400782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旋挖钻机施工基坑围护钻孔咬合桩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为:1、施工准备,根据桩位平面图在施工现场测放桩位并打入标记;2、埋设护筒;3、钻机就位;4、机械成孔,利用旋挖钻机进行钻孔,每9根桩为一个施工循环,先施工A型桩(塑性混凝土素桩),待A型桩经7-9小时初凝后,再施工相邻A型桩之间的B型桩(钢筋混凝土桩);5、刷壁、清孔;6、钢筋笼吊装,将钢筋笼插入桩孔内;7、混凝土浇筑,利用导管法对B型桩孔内进行混凝土浇筑。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对A型桩压灌混凝土后,再对B型桩混凝土进行压灌,且仅在B型桩中安放钢筋笼,使其A型桩与B型桩仅依靠相邻混凝土桩之间的混凝土的凝固力凝固成一体,其横向连接的稳定不强,从而降低连续墙对上层建筑物的承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咬合桩的横向连接结构,具有增强相邻基桩之间横向连接力,提高地下连续墙承载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咬合桩的横向连接结构,包括插接于B型桩孔内的钢筋笼,还包括插接于A型桩孔内的连接件,所述钢筋笼外壁对称设置有两组卡槽,所述卡槽与钢筋笼轴线平行设置,且卡槽远离钢筋笼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开口小于卡槽的内部空间;所述连接件两侧插接于相邻钢筋笼的卡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筋笼插接于B型桩孔内后,再驱使连接件插接于A型桩孔内,并在连接件插接的过程中,连接件的两侧对应插接于相邻钢筋笼的卡槽内,由于卡槽的开口小于卡槽内部空间,即连接件的两侧可插接于卡槽内部空间中,并限制连接件相对卡槽的横向位移,实现连接件与相邻钢筋笼的稳定连接,一方面可增强相邻混凝土桩之间的横向稳定连接性,从而提高地下连续墙后的承载力,另一方面在A型桩孔内设置连接件,可增强A型桩本身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地下连续墙的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侧插接于卡槽内的工字钢,所述工字钢中部的两个侧面分别垂直连接有T形板,两所述T形板水平平面的长度之和大于工字钢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工字钢本身结构的两端可插接于卡槽内,实现相邻钢筋笼的横向连接,方便其插接工作;进而利用工字钢中部设置的T形板,可与A型桩孔内的混凝土凝固于一体,进一步增强A型基桩的稳定承载力;同时由于A型桩与B型桩相互咬合,钢筋笼部分处于A型桩孔中,故使其两T形板长度之和小于工字钢的长度,可增大连接件与混凝土的凝固面积,增强A型桩自身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字钢处于卡槽外厚度垂直连接有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中恒地下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0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荧光辅助输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螺钉结构的高速无刷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