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洞口部位简支梁式卸料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39042.8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89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群;徐佳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李中华 |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洞口 部位 简支梁式 卸料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洞口部位简支梁式卸料平台,包括主梁、次梁、护栏和栏板,所述主梁设置在洞口上方,横跨两侧的混凝土楼面,两根主梁之间设有若干次梁,所述次梁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主梁上垂直设有多根护栏,所述护栏一侧安装有栏板,所述支撑板与两侧栏板形成一块放料平台,所述主梁的两端设有吊环,所述主梁的下表面两端各安装有一根牛腿,所述牛腿设置在靠近混凝土楼面的位置处,两根主梁上的牛腿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焊接成整体式钢平台稳定性好,同时可利用主梁底部连接的牛腿防止钢平台从洞口滑落,无需另外在混凝土构件上预埋其它固定钢平台的构件,可避免楼板混凝土造成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卸料平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洞口部位简支梁式卸料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各类结构的日趋成熟,并出现了装配式建筑,中高层、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建筑物内预留的洞口也越来越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楼层与楼层之间材料的转移一般通过类似于塔吊等垂直运输工具进行转运,因此,卸料平台成为材料运输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倒运工具。目前卸料平台主要包括落地式卸料平台和悬挑式卸料平台等等,各种卸料平台的使用明显地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
悬挑式卸料平台相比于落地式卸料平台而言,其材料用量料少,组装和拆卸方便,对于中高层、高层建筑而言更加适用,但是传统的悬挑式卸料平台在其外墙洞口部位进行材料装卸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其一,如何有效固定楼外悬挑部分两端均为悬挑状态的卸料平台;其二,如何有效利用卸料平台过渡建筑物楼内外存在的高差,以避免人工进行材料的来回搬运;其三,如何有效利用卸料平台实现材料在建筑物内外的转运,以避免人工进行物料的室内外搬运。其四,如何降低工人在装作工程中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洞口部位简支梁式卸料平台,该卸料平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物料装卸效率,同时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加快了施工进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工程洞口部位简支梁式卸料平台,包括主梁、次梁、护栏和栏板,所述主梁设置在洞口上方,横跨两侧的混凝土楼面,两根主梁之间设有若干次梁,所述次梁上安装有支撑板,所述主梁上垂直设有多根护栏,所述护栏一侧安装有栏板,所述支撑板与两侧栏板形成一块放料平台,所述主梁的两端设有吊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梁的下表面两端各安装有一根牛腿,所述牛腿设置在靠近混凝土楼面的位置处,两根主梁上的牛腿位置相对应。
2.上述方案中,所述栏板侧面固定在护栏上,底部固定在主梁上。
3.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梁上的吊环对称分布。
4.上述方案中,所述栏板固定在两侧护栏相对的两侧面上。
5.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梁、次梁、护栏和牛腿焊接连接。
6.上述方案中,所述主梁相对平行设置。
7.上述方案中,所述栏板和支撑板均为钢板材质。
上述可升降卸料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组装简支梁式整体钢平台结构:焊接连接主梁,主梁之间焊接多根次梁,在主梁上焊接护栏,在护栏侧焊接栏板,主梁底部焊接防滑移牛腿,主梁上部焊接吊环,在主梁和次梁上焊接支撑板,形成整体简支梁式钢平台;
S2、安装简支结构并就位:将简支梁式卸料平台结构放置在洞口上,形成简支式受力结构,确保主梁底部紧贴洞口两侧混凝土楼面,牛腿位于混凝土楼面侧面;
S3、利用塔吊转移物料及整体式钢平台:在卸料平台上装载待转移的物料,通过塔吊连接吊环,实现整个平台的转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9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