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米粉二次碾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7712.2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0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董范武;王仁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源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6 | 分类号: | B02C4/06;B02C4/28;B02C23/16;B02C4/40;B07B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4326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米粉 二次 碾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米粉二次碾磨装置,包括壳体、进料斗、分离板、筛板、碾磨机构、抖动机构和清理机构;通过碾磨机构和抖动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次被碾磨的大米落在筛板上时,快速将大米进行筛选,使得米粉透过筛板落入壳体底部,使得颗粒状的大米落入在碾磨辊上,从而碾磨辊对颗粒状的大米继续碾磨,避免碾磨辊对粉末状的大米再次碾磨,提高大米的二次碾磨效率,以及通过清理机构,及时将碾磨辊外圈表面粘附的米粉清理掉,避免碾磨辊上粘附米粉后,导致颗粒状的大米无法接触到碾磨辊外圈表面,致使颗粒状大米的碾磨失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米粉二次碾磨装置。
背景技术
米粉,汉族特色小吃,是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美食;米粉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
在米粉生产过程中,首先要对大米进行碾磨,若大米第一碾磨后未达到要求后,要进行二次碾磨,而第二碾磨时需要对第一碾磨到到要求的米粉进行筛选掉,而现有技术通过人工筛选,且效率低下,以及米粉粘附在碾磨辊上时,回影响碾磨辊对大米的直接接触,造成大米碾磨效果不佳,不益于米粉的加工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米粉二次碾磨装置,通过抖动机构及时将第一次碾磨的大米进行筛选,以及通过清理机构及时将碾磨辊外圈粘附的米粉清理,提高米粉的二次碾磨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米粉二次碾磨装置,包括壳体、进料斗、分离板、筛板、碾磨机构、抖动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壳体上端一侧安置进料斗,进料斗下端口为筛板,所述筛板一端通过抖动机构连接在壳体内,筛板另一端交接在壳体内前后侧壁上,所述抖动机构安置壳体上端面,所述碾磨机构位于筛板的另一端下方,所述清理机构位于碾磨机构下方,所述分离板位于碾磨机构一侧;
所述碾磨机构包括一号电机、一号齿轮、两个二号齿轮和两个碾磨辊,所述一号电机固接壳体外一侧壁上,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有一号齿轮,一号齿轮与其中一个二号齿轮啮合,所述碾磨辊的转动轴一端铰接在壳体内侧上,碾磨辊的转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壳体侧壁并套有二号齿轮,且两个碾磨辊之间通过二号齿轮啮合连接一起。
其中一个所述碾磨辊外圈表面开设多个环形槽,另一个所述碾磨固外圈表面设有与环形槽相对的环形圈。
所述抖动机构包括二号电机、连接杆,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有转盘,所述连接杆一端偏心铰接在转动盘上,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筛板一端。
所述进料斗的下端口处设有滤板,所述滤板下板中心位置通过一号杆固接在筛板上。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一号皮带轮、二号皮带轮、皮带和毛刷,所述一号皮带轮套在碾磨辊的转动轴上,所述二号皮带轮套在毛刷的转动轴上,且一号皮带轮和二号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毛刷的转动轴的两端铰接在壳体内侧壁上。
所述筛板的前后两端面设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碾磨机构和抖动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次被碾磨的大米落在筛板上时,快速将大米进行筛选,使得米粉透过筛板落入壳体底部,使得颗粒状的大米落入在碾磨辊上,从而碾磨辊对颗粒状的大米继续碾磨,避免碾磨辊对粉末状的大米再次碾磨,提高大米的二次碾磨效率。
通过清理机构,及时将碾磨辊外圈表面粘附的米粉清理掉,避免碾磨辊上粘附米粉后,导致颗粒状的大米无法接触到碾磨辊外圈表面,致使颗粒状大米的碾磨失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米粉二次碾磨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米粉二次碾磨装置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源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源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7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