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两收金槐标准化施肥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0734957.X 申请日: 2020-05-07
公开(公告)号: CN212139063U 公开(公告)日: 2020-12-15
发明(设计)人: 唐健民;邹蓉;史艳财;蒋运生;韦霄;熊忠臣;柴胜丰;陈宗游;韦记青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M7/00 分类号: A01M7/00;A01C23/04;A01C23/00;B01F7/04
代理公司: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代理人: 白志杰
地址: 541006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两收金槐 标准化 施肥 装置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两收金槐标准化施肥的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撑腿、滚轮、推把,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腿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工作台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工作台上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水槽,所述水槽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水槽的内壁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水槽的左端对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插接在液压槽的上端。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的喷洒装置,无需额外驱动装置,通过转轮与连接杆的联动配合,能够起到自动喷洒施肥的作用,具有节能环保、操作便利的效果,还能够大大提高施肥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槐施肥喷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两收金槐标准化施肥的装置。

背景技术

金槐(Sophora japonica cv.jinhuai)为蝶形花科槐,是众多槐树品种中的一个分支,原生长于桂北和湘南地区,属多年生高大落叶乔木,是从槐树中选育出的优良栽种品种;因其槐米(即饱满而未开放的花蕾)颜色金黄,故名为金槐。金槐产出的槐米,属贵重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止血、治便血、痔血等功能。槐米富含芦丁和槲皮素,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弹性,可疏通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循环,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输出量,减少心率等作用;在临床上,对防治脑血栓、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出血、烧伤及痛风等疾病治疗和缓解具有显著的作用;此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溃疡、解痉及镇痛的作用。

目前,金槐已经发展为全州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是当地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据有关检测部门对全州金槐米进行芦丁检测,其芦丁含量在35%~37%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6%。中国的优质槐米主要产于全州及全州附近的湘南南部,全州是生产优质槐米的最佳产地,有不可替代的地域优势,全州特殊的土质、气候等特殊地理自然因素,造就了“金槐米”的优种优质。金槐近年来价格不稳定;通过技术研发,开展金槐一年两收技术,提升金槐的产量,以增加金槐的种植经济效益。针对二季金槐的技术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低,施肥方式较为原始,无配套的关键技术,从而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专利研究开发一种两收金槐的标准化施肥的装置,以解决当前双收金槐的急迫难题。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用于两收金槐标准化施肥的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金槐种植过程中施肥效率低下且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节能环保、简单易用且便于移动的用于两收金槐标准化施肥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两收金槐标准化施肥的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撑腿、滚轮、推把,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腿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工作台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推把,所述工作台上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水槽,所述水槽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水槽的内壁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水槽的左端对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插接在液压槽的上端,所述液压槽的左端安装有出水结构,所述液压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伸缩结构。

优选地,所述出水结构由出水管、导水柱、喷头、转动座组成;所述出水管的下端插接在液压槽的左端,所述出水管远离液压槽的一端安装有导水柱、所述导水柱的上端安装有喷头,所述导水柱的下端活动连接有转动座。

优选地,所述伸缩结构由活塞、连接杆、活动杆、转轮组成;所述活塞对接在液压槽的内壁上,所述活塞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有转轮。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内壁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进水管的单向阀对液压槽外,所述出水管内的单向阀对液压槽外。

优选地,所述导水柱通过转动座活动连接在工作台的中部,所述导水柱可以通过转动座旋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4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