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拖链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4810.0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8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信化;杜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普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8;H01B7/28;H01B7/282;H01B7/295;H01B7/17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钱磊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电线电缆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拖链电缆,包括聚氨酯外护套,所述聚氨酯外护套的内部包括有编织层、六个绝缘层和六个无氧铜丝导体,所述编织层的一侧与聚氨酯外护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位于编织层的内部,且六个绝缘层在编织层的内部呈环形阵列分布。该机器人拖链电缆,电缆高柔软、耐弯曲、耐扭转,适用于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同时存在的工业机器人本体,优质的绝缘和平滑的绕包层,使该电缆在扭力和弯曲应力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寿命更长,特殊弹性体聚氨酯外护套材料,具有增强的耐油特性,抗磨损切割,抗微生物和水解,阻燃,确保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电线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拖链电缆。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年里,德国率先进入工业4.0,接着美国计划着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日本出台了机器人新战略。面对了国外先进的工业科技,《中国制造2025》战略表明了我们亟需实现从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智造,不断创新发展技术,带动传统制造领域的生产率和产品性能的提高。在未来的生产制造领域中,机器人将会占据主导地位。机器人分类一般可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常见的应用领域为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在逐步扩大。机器人电缆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之一,可谓是机器人的“神经与血管”。可见机器人电缆的需求量将会快速增加,也将面临挑战。据不完全统计,外资企业几乎包揽了国内机器人电缆生意。同时,市场上没有相应的产品标准与技术规范,企业只能依靠客户要求与自身经验生产产品。
市场上的机器人电缆良莠不齐,合符客户需求的特种高柔性、耐久机器人电缆严重缺失,质量评定依据缺乏便是我国现阶段机器人电缆发展现状,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机器人拖链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拖链电缆,具备高柔软、耐弯曲、耐扭转,适用于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同时存在的工业机器人本体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拖链电缆,包括聚氨酯外护套,所述聚氨酯外护套的内部包括有编织层、六个绝缘层和六个无氧铜丝导体,所述编织层的一侧与聚氨酯外护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位于编织层的内部,且六个绝缘层在编织层的内部呈环形阵列分布,六个所述无氧铜丝导体的侧表面分别与六个绝缘层的内部固定连接,六个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有中心填充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与编织层之间设置有绕包层,所述绕包层缠绕在绝缘层的侧表面,所述绕包层远离绝缘层的一侧与编织层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氧铜丝导体采用多股超细无氧裸铜丝加强型绞合导体。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TPE高机械性能弹性体材质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编织层为%以上镀锡铜网编织屏蔽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拖链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机器人拖链电缆,电缆高柔软、耐弯曲、耐扭转,适用于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同时存在的工业机器人本体,优质的绝缘和平滑的绕包层,使该电缆在扭力和弯曲应力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寿命更长,特殊弹性体聚氨酯外护套材料,具有增强的耐油特性,抗磨损切割,抗微生物和水解,阻燃,其外护套的特性还能防止其他相邻电缆与之粘连,确保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剖视图。
其中:1、聚氨酯外护套;2、编织层;3、绕包层;4、绝缘层;5、无氧铜丝导体;6、中心填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普线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普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4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