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损耗液体装卸臂用旋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2503.9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1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文;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益斯达燃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耗 液体 装卸 旋转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损耗液体装卸臂用旋转接头,包括前端盖、外壳、通液管和后端盖,通液管转动连接于外壳内,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通过紧固螺钉与外壳两端紧密连接,外壳内壁中部与通液管外壁之间通过多个圆柱滚子转动连接,各圆柱滚子沿通液管周向均匀设置,外壳与后端盖连接位置通过滚珠与通液管外壁转动连接,既能降低外壳的磨损性,还能保证其转动的灵活性,通液管与后端盖连接位置设置有动态密封圈,增加其密封性,降低了液体泄漏的潜在危险,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装卸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损耗液体装卸臂用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流体(-196℃-250℃)在储运工程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方便施工、质量可靠等要求,各大企业研究出液体装卸臂来代替不锈钢软管等危险系数较高的装卸方式,而近年来液体装卸臂已在市场上流通广泛,通过液体装卸臂实现汽车槽车、火车槽车或槽船装卸各种石油化工液体介质。液体装卸臂分为陆用装卸臂和船用液体装卸臂,其主要结构有旋转接头、内臂、外臂、平衡器、配重块等部件组成,其中最重要的组件为旋转接头,旋转接头由通液管、转动件、密封件、紧固件等组成,主要用于连接液体装卸臂的不同组件做相对旋转并能承受一定荷载的部件。
现阶段,市面上流通的旋转接头,其转动件与通液管之间大多通过滚道中的滚珠进行紧固连接并保证两部分进行转动,但这种方式对固定件内部滚道和滚珠的磨损程度相对较大,大大影响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综上所述,需要对旋转接头的结构形式进行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损耗液体装卸臂用旋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低损耗液体装卸臂用旋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盖、外壳、通液管以及后端盖,所述通液管转动连接于外壳内,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通过紧固螺钉与外壳两端紧密连接,所述外壳内壁中部与通液管外壁之间通过多个圆柱滚子转动连接,各所述圆柱滚子沿通液管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外壳与后端盖连接位置通过滚珠与通液管外壁转动连接,所述通液管与后端盖连接位置设置有动态密封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前端盖与外壳之间通过静态密封圈紧密连接,所述后端盖与外壳之间通过静态密封圈紧密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紧固螺钉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各所述圆柱滚子沿通液管轴向设置有两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原旋转接头的滚珠形式更改为圆柱滚子,有效增加了圆柱滚子与外壳内壁的摩擦面积,从而降低磨损程度,减缓维修周期;在外壳与后端盖连接位置,增加滚珠与通液管外壁转动连接,在保证最低磨损程度的条件下又加强了旋转接头转动的灵活性;在通液管与后端盖连接位置设置动态密封圈,增加其密封性,降低了液体泄漏的潜在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旋转接头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图中:1、静态密封圈;2、外壳;3、后端盖;4、滚珠;5、动态密封圈;6、通液管;7、圆柱滚子;8、前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益斯达燃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益斯达燃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2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