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把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30727.6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2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云电威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56;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叶利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把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箱把手结构,包括电池箱主体和把手,电池箱把手结构通过在把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且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箱主体固定连接。如此通过将电池箱上的把手改成两端铁片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使得把手的固定相对坚固,而中间手握部分为塑胶材料,使用者手提电池箱时,可避免将使用者的手掌伤到。另外,通过将两端的铁片嵌入到塑料内部,可进一步避免两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掉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电车主要通过电瓶作为供电电源。锂电池组由于充电时间短,寿命成等众多优点,而逐步取代液态电瓶而被广泛使用,锂电池组通常由众多锂电池电芯组成。并将锂电池组安装固定到电池箱壳体内,以通过锂电池组外壳来对锂电池组进行保护。锂电池箱由于体积相对较大,且重量较沉重。用户在需要充电更换锂电池箱时,需要通过设置在电池箱上的把手将锂电池箱抬起并更换。现有的把手主要是采用一整条塑料带安装固定在电池箱上。此种方式,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塑料带出现断掉现象。在改进把手中,通过采用一整条铁片替代塑料带,但是,整条铁片与用户手掌硬性接触,容易将使用者的手掌伤到,且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箱把手结构。
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箱把手结构,所述电池箱把手结构包括:
电池箱主体;
把手,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且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箱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分别嵌入式地设置在所述把手的两端的内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把手两端与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对应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把手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所述电池箱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箱把手结构还包括:
第一固定盖板,所述把手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盖板内,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盖板与所述电池箱主体之间通过第一螺铨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盖板,所述把手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盖板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盖板与所述电池箱主体之间通过第二螺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池箱主体上还设有手柄凹槽,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手柄凹槽内。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把手两端与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对应的位置上还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二螺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大于第一螺铨、第二螺铨的外直径。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分别为钢铁材质。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把手为塑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把手结构,通过在把手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且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箱主体固定连接。如此通过将电池箱上的把手改成两端铁片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螺丝固定,使得把手的固定相对坚固,而中间手握部分为塑胶材料,使用者手提电池箱时,可避免将使用者的手掌伤到。另外,通过将两端的铁片嵌入到塑料内部,可进一步避免两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把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云电威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云电威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07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尾部固定装配型螺栓及专用扭力器
- 下一篇: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