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30004.6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4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韩英平;陈立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麦之华密封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5 | 分类号: | G01M13/005;G01M3/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 地址: | 2014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O型圈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安装筒,支撑安装筒的下端等角度设置有若干支撑安装柱,支撑安装筒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升降安装板,升降安装板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拉环,升降安装板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升降导向柱,所述支撑安装筒的上端配合升降导向柱设置有升降导向槽,支撑安装筒的上端边缘水平设置有环形安装框,环形安装框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弧面挤压环,通过稳定的导向夹持固定结构,使得O型圈能够稳定的固定,配合增压结构和均匀导流,使得装置具有良好的检测全面性,真是模拟使用环境,通过压强差的数显,实现直观的检测,显著提升了装置的检测效率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O型圈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O型圈加工成型后要进行检测,现有的O型圈检测方法通常为人工检测,采用现有的检测方法,其检测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人工测量存在误差,而且现有O型圈采用高度规抽检,存在漏检的出货客户投诉的风险。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505983U)公开了一种O型圈的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棒将O型圈的放置情况以位移的方式反映出来,若位移偏离O型圈的正确放置范围,则O型圈放置不合格,若O型圈处于正确放置范围,则O型圈放置合格,虽然也能进行检测作业但是O型圈的密封性无法检测,这是O型圈核心参数,同时传统的检测设备检测不够直观且O型圈的固定不够紧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支撑安装筒,支撑安装筒的下端等角度设置有若干支撑安装柱,支撑安装筒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升降安装板,升降安装板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拉环,升降安装板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升降导向柱,所述支撑安装筒的上端配合升降导向柱设置有升降导向槽,支撑安装筒的上端边缘水平设置有环形安装框,环形安装框的正上方水平设置有弧面挤压环,弧面挤压环的上端等角度竖直设置有若干电控伸缩柱,电控伸缩柱的上端均固定在升降安装板下侧,支撑安装筒的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中控台,中控台两侧的支撑安装筒上均设置有显示器,支撑安装筒的下半段内部水平设置有增压导流腔,增压导流腔的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压强传感器,增压导流腔的下端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导流安装孔,导流安装孔向下伸出支撑安装筒,导流安装孔的上端设置有增压风机,环形安装框下半段内壁内均设置有均压导流腔,均匀导流腔的上端均匀设置有若干溢流孔,环形安装框的下端等角度设置有若干分流腔,分流腔的上端均与均压导流腔连通,分流腔的下端均竖直设置有分流管,分流管的下端均与增压导流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导向柱的前后两侧均竖直设置有导向滑动柱,升降导向槽配合导向滑动柱均设置有导向滑动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导向槽两侧的支撑安装筒内均嵌入设置有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安装筒的上端配合升降导向柱竖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升降安装板的下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安装孔的下端水平设置有导流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强传感器、显示器、蓄电池均与中控台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稳定的导向夹持固定结构,使得O型圈能够稳定的固定,配合增压结构和均匀导流,使得装置具有良好的检测全面性,真是模拟使用环境,通过压强差的数显,实现直观的检测,显著提升了装置的检测效率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O型圈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麦之华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麦之华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0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电路封装盒专用的防开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拖拉耐磨软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