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痰计量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8400.5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7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柯俊;张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盛泽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00;A61M3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耿锟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量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吸痰计量吸引管,包括容器:所述容器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负压和第二硬管的下端,所述第二硬管靠近上端处连接有第一硬管,所述第一硬管的上端高于与第二硬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硬管的上端连接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硬管的中部,所述第二硬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处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将第二硬管分为位于上方的上段和位于下方的下段,旋转控制阀能够使得第二连接管与第二硬管的下段连通或者第二硬管的上段和下段连通,所述控制阀的阀芯呈T型且在通道内,旋转90度可以让第一硬管与第二硬管流通,本实用新型便于对每次吸引的痰液进行计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痰计量吸引管。
背景技术
吸引管属于临床口腔手术附助器械,吸引管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用于骨科、脑外科、妇产科、泌尿科以及胸外科等。目前普通吸引管的作用只是将各种分泌物、引流液等通过负压引入固定装置内。可以观察液体的颜色和性状,但对于液体量的评估是欠缺的。临床上目前处于主观评估状态,不能精确到毫升,精细化护理得不到体现。虽然有如痰液收集器等计量装置,但如果不是留取标本,只是为了计量而每次使用,成本量大,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痰液收集器起来不容易精准测量从而精细化护理得不到体现,而且如果不存取标本太容易浪费等缺点,而提出的新型一种吸痰计量吸引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痰计量吸引管,包括容器:所述容器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负压和第二硬管的下端,所述第二硬管靠近上端处连接有第一硬管,所述第一硬管的上端高于与第二硬管的连接处,所述第一硬管的上端连接第二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硬管的中部,所述第二硬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处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将第二硬管分为位于上方的上段和位于下方的下段,旋转控制阀能够使得第二连接管与第二硬管的下段连通或者第二硬管的上段和下段连通,所述第二硬管上段外壁上设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容器包括水槽,所述水槽顶部活动安装有水槽盖,所述水槽盖两侧分设有第二接口和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二硬管的下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负压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两端分别连接负压吸入装置和第一接口。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硬管的上段和下段连通,所述管道的中部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一硬管连通,所述管道的中部设有阀芯,所述阀芯为球形,所述阀芯卡装在管道中部设置的球形槽内,所述阀芯内设有T型的通道,所述阀芯固定连接转轴的一端,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硬管的侧壁并与之转动配合,所述转轴延伸到第二硬管外并垂直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吸痰计量吸引管,所述第二硬管与水平夹角为A,30≤A≤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二硬管外接吸痰管来进行吸痰,并且设置了第一硬管以及连接管作为分支,连接管与第二硬管连接处设置了控制阀,通过控制阀能够切换第二硬管的下段与连接管连通或者与第二硬管的上段连通,在每次吸痰时,保持连接管与第二硬管连通,这样第二硬管中有负压可以吸痰,且痰液进入第二硬管后保留在其上段,通过第二硬管外壁上的刻度能够方便读取吸入的痰量,之后切换控制阀使得第二硬管的上段和下段连通,吸入灭菌注射用水对第二硬管的内部进行冲洗,达到收集痰液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痰计量吸引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硬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接管1、负压吸入装置2、第一接口3、水槽4、第二接口5、水槽盖6、插柱接口7、第二连接管8、第一硬管9、第二硬管10、转轴11、阀芯12、刻度13、把手14、管道15、通孔16、通道1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盛泽医院,未经江苏盛泽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8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