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利用吸收液的除废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28177.4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8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冯顺煜;吕伟桃;古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顺煜;古美玲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9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资凯亮;曹振 |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吸收 废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利用吸收液的除废气系统,包括氧化吸收系统、电解循环系统和加药系统;氧化吸收系统包括吸收塔,吸收塔中装有吸收液,用于对废气进行吸收和氧化处理;电解循环系统包括电解装置,电解装置用于电解吸收液,并产生氯气;电解装置具有氯气输出端,氯气输出端与加药系统连接;加药系统用于利用氯气生成新的吸收液,加药系统通过管道与进液口连接,并将新的吸收液输送到氧化吸收系统中。所述除废气系统通过设置氧化吸收系统、电解循环系统和加药系统,实现了氯气的回收利用,无需额外处理氯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利用氯气生产次氯酸钠,能够重复利用,降低氧化剂的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利用吸收液的除废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针对废气或有机废气出现了多种治理方法,如吸收法、生物法、湿式氧化法。吸收法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受到大众的广泛青睐,但治理效果欠佳,通常仅有70%左右。生物法在理论上讲是最为理想的工艺,但实际操作中,受到技术、场地、经济上的制约,占地面积广,管理费用较高,导致其发展相当缓慢。
而湿式氧化法则结合了上述两种工艺的优点,如占地面积小、价格低廉、管理方便等,但也存在着不可忽略的问题,如氧化剂费用高以及氧化剂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循环利用吸收液的除废气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利用吸收液的除废气系统,包括氧化吸收系统、电解循环系统和加药系统;
所述氧化吸收系统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中装有吸收液,用于对废气进行吸收和氧化处理,所述吸收塔具有排液口和进液口;所述排液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电解循环系统连接,将吸收液输送到所述电解循环系统;所述吸收液为次氯酸钠溶液;
所述电解循环系统包括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用于电解吸收液,并产生氯气;所述电解装置具有氯气输出端,所述氯气输出端与所述加药系统连接;
所述加药系统用于利用氯气生成新的吸收液,所述加药系统通过管道与所述进液口连接,并将新的吸收液输送到所述氧化吸收系统中。
所述循环利用吸收液的除废气系统中,所述氧化吸收系统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吸收塔设有喷淋系统、废气入口和塔底水箱;
所述喷淋系统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内部,并用于喷洒吸收液;所述废气入口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下端侧壁;
所述塔底水箱设置在所述吸收塔的底部,所述塔底水箱内装有吸收液,所述排液口和进液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塔底水箱的侧壁;
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与所述塔底水箱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喷淋系统连接,所述循环泵将吸收液从所述塔底水箱运输至所述喷淋系统。
所述循环利用吸收液的除废气系统中,所述塔底水箱的内部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排液开关、进液开关和pH检测仪;
所述排液开关设置在所述排液口,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排液口;
所述进液开关设置在所述进液口,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液口;
所述pH检测仪设有监测端,所述监测端插到所述塔底水箱的吸收液中,所述pH检测仪用于监测吸收液的pH值。
所述循环利用吸收液的除废气系统中,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和排气开关,所述排气口设有气体浓度检测仪,所述排气开关与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仪电性连接,所述排气开关与所述排气口电性连接,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吸收塔内的空气质量和根据所述吸收塔内的空气质量控制所述排气开关的通断,所述排气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排气口的开启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顺煜;古美玲,未经冯顺煜;古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81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