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视背光的透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28095.X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7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方欣;李节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星微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G02B3/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新知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4 | 代理人: | 陈勐哲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视 背光 透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视背光的透镜,其包括透镜本体,在透镜本体的底面中心位置设有下盲孔,在透镜本体的顶面设有上曲面,上曲面的中下部为锥形面,上曲面的上部为具有多环结构的台阶面,透镜本体的上曲面与外侧面连接部位设有圆弧状肩部;所述的下盲孔的顶端为圆锥形面,圆锥形面的外周的向下弯曲的弧形面,弧形面的外圆周与下盲孔壁顶端连接,下盲孔的孔壁为锥形面,下盲孔的下端部与透镜本体的底面通过环状弧形面过渡,在透镜本体的底面上位于下盲孔的外侧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透镜本体底部位于第二环形凹槽外侧为装配面。本实用新型的透镜,通过对透镜的优化设计,使打出的光线更加均匀,消除明暗条纹,增强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设备设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视背光的透镜。
背景技术
电视机背光源技术已经经历了几代的变更,从初期的荧光灯作为背光源,到后来的导光板作为背光源,再到现在透镜配合LED的使用,每次的变化都是从成本和大小尺寸上做优化调整,就目前的透镜配LED技术来说,折射式透镜由于发散角度和透镜到屏距离等因素的限制,使之不能往更薄的背光结构上使用。此外,现有的电视背光透镜,也有反射透镜,但是因透镜结构设计的缺陷,打出的光线不均匀,容易产生明暗条纹,影响显示效果,因而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用于电视背光的折射式透镜受到发散角度和透镜到屏的距离的影响,厚度大,无法向更薄的方向发展,反射透镜打出的光线不均匀,容易产生明暗条纹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视背光的透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电视背光的透镜,其特点是:其包括透镜本体,在透镜本体的底面中心位置设有下盲孔,在透镜本体的顶面设有上曲面,上曲面的中下部为锥形面,上曲面的上部为具有多环结构的台阶面,透镜本体的上曲面与外侧面连接部位设有圆弧状肩部,通过圆弧状肩部与外侧面平滑过渡;所述的下盲孔的顶端为圆锥形面,圆锥形面的外周的向下弯曲的弧形面,弧形面的外圆周与下盲孔壁顶端连接,下盲孔的孔壁为锥形面,下盲孔顶端的圆锥形面的锥角大于下盲孔的孔壁的锥角,下盲孔的下端部与透镜本体的底面通过环状弧形面过渡,在透镜本体的底面上位于下盲孔的外侧依次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凹槽的宽度,第一环形凹槽包括与下盲孔的下端弧形过度面连接的向着外侧斜向上的第一斜面和与第一斜面的顶端连接并向着外侧斜向下的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为大于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所述的第二环形凹槽包括向着外侧斜向上的第三斜面和与第三斜面的顶端连接并向着外侧斜向下的第四斜面,第三斜面的倾斜角度小于第四斜面的倾斜角度,第三斜面与第二斜面的连接部位以向下凸出的弧形面作为过渡面,透镜本体底部位于第二环形凹槽外侧为圆环形面。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透镜本体的外侧面包括上锥形面和下弧形面,上锥形面的直径从上向下逐渐增大,下弧形面从上向下直径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第一斜面的斜角为25-35°,第二斜面的斜角度数为5-8°,第三斜面的斜角度数为10°-20°,第四斜面的斜角度数为30°-40°。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透镜本体的底面上位于圆环形面上设有多个装配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视背光的透镜,与现有的折射式的透镜相比,改变了光线路径,从折射变成了反射,发光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扩大了发散角度,能减少LED灯的使用数量;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视背光的透镜,采用反射的发光结构,能缩短透镜和屏之间的距离,使电视的厚度能向着更薄的方向发展,既能节约材料,又能缩小尺寸,使其外形更加美观;3)在透镜本体的底面上设置了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并对凹槽的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使打出的光线更加均匀,能够消除明暗条纹,增强显示效果;4)在透镜本体的顶面上,上曲面的上部设置了多环结构的台阶面,透镜本体的上曲面与外侧面连接部位设有圆弧状肩部,使照射的光线更均匀,与前述改进相配合,进一步增强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星微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星微奇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8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停车设备的无人化管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安装的周界报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