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7699.2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3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17;H01M10/6554;H01M10/659;B60L50/6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任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动力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上述电池模组包括包括多个电芯单元、多个均温板以及多个纳米相变片;以相邻两电芯单元和夹设于相邻两电芯单元之间均温板为一散热单元组,各散热单元组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各纳米相变片至少部分包覆于一电芯单元的表面,纳米相变片和均温板接触,上述电池模组在纳米相变片与均温板的共同传热作用下,有效降低电池模组的内部热阻,即使在电流激增工况下,各电芯单元突然增加的热量也能够迅速被纳米相变片吸收并存储起来,待电流激增工况缓解后,通过均温板将热量向外散发,有效避免各电芯单元在热冲击下产生较大温升,从而有效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产业发展,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逐渐得到普及,电池模组作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散热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使用寿命,如何提高电池模组的散热性能成为各大汽车厂家的重点研究课题。
传统的电池模组在工作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电流激增突变的情况,当工作电流激增时,电池模组中的电芯发热量也随之增加,由于传统的电池模组的内部热阻较大,导致突然增加的热量不能迅速向外散发,从而引起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剧增,长期以往会降低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池模组内部热阻大而导致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单元,电池模组还包括多个均温板以及多个纳米相变片,以相邻两电芯单元和夹设于相邻两电芯单元之间均温板为一散热单元组,各散热单元组由下至上依次层叠设置,各纳米相变片至少部分包覆于一电芯单元的表面,纳米相变片和均温板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纳米相变片至少部分包覆于一电芯单元的表面,在工作时,各电芯单元的发热量会被纳米相变片靠近对应的电芯单元的侧部迅速吸收,纳米相变片吸热后产生相变效应,以将热量存储起来,随后热量经纳米相变片背离对应的电芯单元的侧部传递到对应的均温板上,各均温板吸热后将热量向外传递,实现对各电芯单元散热,如此,在纳米相变片与均温板的共同传热作用下,有效降低电池模组的内部热阻,即使在电流激增工况下,各电芯单元突然增加的热量也能够迅速被纳米相变片吸收并存储起来,待电流激增工况缓解后,通过均温板将热量向外散发,有效避免各电芯单元在热冲击下产生较大温升,从而有效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纳米相变片包括纳米片,纳米片中空形成用于容置第一相变介质的容置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纳米片靠近对应的电芯单元的侧部吸收该电芯单元所产生的的热量后,热量被传递到纳米片的容置腔中的第一相变介质上,第一相变介质的物理形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或由液态转变为汽态,以将热量存储起来,随后,相变后的第一相变介质将热量传递到纳米片背离对应的电芯单元的侧部上,再由该侧部传递到对应的均温板上,最后由该均温板将热量向外传递,如此循环,实现对各电芯单元散热。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纳米片为石墨烯片,第一相变介质为石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进一步降低纳米相变片的热阻,提高纳米相变片的导热储热性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纳米相变片对折形成包覆间隙,各电芯单元分别置于各包覆间隙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相变片弯折后将电芯单元夹持,使纳米相变片与电芯单元大致形成夹心结构,有效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各均温板包括贴设于电芯单元的导热部以及由导热部伸出至电芯单元外部的散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7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
- 下一篇:一种脱硫烟气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