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冲压模具表面喷丸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6738.7 | 申请日: | 202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2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许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荣威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3/04 | 分类号: | B24C3/04;B24C9/00;B24C7/00;B24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冲压 模具 表面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丸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属冲压模具表面喷丸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架;所述底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水平安装有轴杆,所述支架的前侧横截面呈倒“凹”字型,两个所述轴杆分别水平活动贯穿于支架的底侧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转动电机和螺栓,便于使用本装置进行喷丸处理时,可将模具置于底板上,然后通过启动转动电机,控制吹风机左右移动,而在此期间,可手动移动模具,配合吹风机完成对模具的喷丸处理,若水平移动喷丸无法满足喷丸处理,可通过将两个螺栓拆下,使支架失去螺栓的限制,可以以两个轴杆为基点转动,从而使得喷管以倾斜的角度进行喷丸操作,有效提高了现有技术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丸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冲压模具表面喷丸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喷丸处理也称喷丸强化,是减少零件疲劳,提高零件寿命的有效方法之一,喷丸处理就是将高速钢丸流喷射到零件表面,使零件表层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一定厚度的强化层,强化层内形成较高的残余应力,由于零件表面压应力的存在,当零件承受载荷时可以抵消一部分应力,从而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喷丸装置的喷出角度是固定的,灵活性略为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冲压模具表面喷丸处理装置,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冲压模具表面喷丸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架;
所述底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水平安装有轴杆,所述支架的前侧横截面呈倒“凹”字型,两个所述轴杆分别水平活动贯穿于支架的底侧两端;
所述底板顶端左右两侧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左侧均水平贯穿螺旋连接有螺栓,两个所述螺栓的朝内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支架左右两侧的下端;
所述支架的顶端左侧固定安装有支块,所述支块的顶端左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轴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圈的中部螺旋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吹风机,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吹风机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物料仓,所述物料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喷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板顶侧与两个凹槽前后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板,四个所述支板的朝内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四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架前后两侧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物料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物料仓的顶部置于开口内,且物料仓前后两侧的间距与开口内部前后两侧的间距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的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经外部电源与吹风机和转动电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冲压模具表面喷丸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的转动电机和螺栓,便于使用本装置进行喷丸处理时,可将模具置于底板上,然后通过启动转动电机,控制吹风机左右移动,而在此期间,可手动移动模具,配合吹风机完成对模具的喷丸处理,若水平移动喷丸无法满足喷丸处理,可通过将两个螺栓拆下,使支架失去螺栓的限制,可以以两个轴杆为基点转动,从而使得喷管以倾斜的角度进行喷丸操作,有效提高了现有技术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冲压模具表面喷丸处理装置,由于四个支板的朝内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四个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架前后两侧的左下角和右下角固定连接,便于在支架失去螺栓限制的情况下,通过弹簧限制支架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荣威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荣威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6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伞用伞面多向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全热交换器吊式减振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