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曲型材加工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26208.2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7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国;王德江;郭鑫;魏茹茹;范昌盛;苑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11/14 | 分类号: | B21D11/14;B21D11/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荣 |
| 地址: | 2657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扭曲 加工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扭曲型材加工工装。扭曲型材加工工装包括底座、横向调整机构、竖向调整机构及角度调整机构。多个横向调整机构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各横向调整机构均具有一横移滑块,横移滑块沿底座的宽度方向移动;多个竖向调整机构与多个横向调整机构对应设置;各竖向调整机构均具有一升降滑板,升降滑板能够相对于横移滑块升降;多个角度调整机构与多个竖向调整机构对应设置;各角度调整机构均包括支撑板、旋转杆和调整杆,支撑板上开设有调整槽,旋转杆的一端与支撑板的顶部铰接连接,另一端与调整杆连接,旋转杆的顶部具有支撑工件的支撑面,调整杆与调整槽相配合,且调整杆随旋转杆的旋转而位于调整槽内的不同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扭曲型材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船舶建造是一个复杂的工业过程,其船体结构是由钢板、型材通过切割、加工后焊接而成,船舶在设计之初考虑到结构稳性以及航行阻力等因素,部分区域设计线性较大,这也对过程建造和加工造成了很大困扰。船型产品艏尾部线性非常大,外部钢板通过卷板和水火加工加工出复合线性的外板,其内部的加强结构型材线性也异常复杂,包含了旁弯曲、侧弯曲、线性扭曲等结构形式。传统的型材加工方法通过预先制作样板,结合样板检查加工型材的样式合格的方法仅仅能够满足侧向弯曲的核对,但不能满足该样式型材的加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旁弯曲、侧弯曲及线性扭曲的扭曲型材加工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满足旁弯曲、侧弯曲及线性扭曲样式的型材加工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扭曲型材加工工装,包括:底座;多个横向调整机构,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各所述横向调整机构均具有一与所述底座滑动配合的横移滑块,所述横移滑块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移动;多个竖向调整机构,与多个所述横向调整机构的所述横移滑块对应设置,并可随对应的所述横移滑块横移;各所述竖向调整机构均具有一升降滑板,所述升降滑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横移滑块升降;多个角度调整机构,与多个所述竖向调整机构的升降滑板对应设置,并可随所述升降滑板升降;各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均包括支撑板、旋转杆和调整杆,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调整槽,所述旋转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整杆连接,所述旋转杆的顶部具有支撑待加工工件的支撑面,所述调整杆与所述调整槽相配合,且所述调整杆随所述旋转杆的旋转而位于所述调整槽内的不同位置,进而调整各所述支撑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槽呈弧形,且所述调整槽的凹面朝向所述升降滑板;所述调整槽的圆心角小于90°。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旋转杆的底部设有多个定位凸起,多个所述定位凸起与多个所述定位凹槽对应设置,且各所述定位凸起能够卡于相对应的所述定位凹槽内。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横向调整机构包括:横向滑轨,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横移滑块与所述横向滑轨滑动配合;横向紧固件,能够固定所述横移滑块与所述横向滑轨;多个所述横向调整机构的所述横向滑轨延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平行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横移滑块上均竖立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竖向设置,并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竖向调整机构包括:升降滑道,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并沿所述固定板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升降滑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升降滑道滑动配合;竖向紧固件,能够固定所述升降滑板与所述升降滑道。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扭曲型材加工工装的多个锁紧机构对应多个所述横向调整机构;各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锁紧件,在所述工件支撑于所述旋转杆的支撑面时,两所述锁紧件分别位于所述工件的两侧而压紧所述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62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