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消防排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25908.X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7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骏龙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28;B01D5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消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消防排烟装置,包括:用于对浓烟进行排放的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的管口处设置有用于对浓烟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承载座;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上、与所述排烟管道管口相连通的处理罐;连通于所述处理罐远离所述排烟管道一端上的出烟管道;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上、用于对所述处理罐内进行喷雾的雾气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座的底部、与所述处理罐相连通的收集机构。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对浓烟进行清洁处理的效果,从而可以减少浓烟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而且还可以便于对处理后的废水起到统一收集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消防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消防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烟尘是建筑火灾中致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人员死于烟熏的比例较大,最高达80%,在被火烧死的人数中,多数也是先因吸入烟尘中毒晕倒后被火烧死的。在火灾上升的人数中,大多数是浓烟熏呛产生窒息反应而导致死亡的。按消防规定,在地铁、机场、火车站等公共交通的候乘区域和大型商场、影院及室内娱乐场所都应当设有火灾排烟装置。
现有的排烟装置一般包括:排烟管道和排烟设备,而排烟设备一般为抽风机,同时结合烟幕传感器一起使用,当室内出现火灾时,烟幕传感器最先感应到室内烟幕的浓度,然后抽风机将室内的浓烟抽取进排烟管道,最后浓烟从排烟管道直接排出空气中,从而可以实现对火灾现场进行排烟的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但是火灾现场中产生的烟雾一般都是有害的浓烟,直接将该些有害的浓烟排放到空气中,往往容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建筑消防排烟装置,不但具有对浓烟进行清洁处理的效果,从而可以减少浓烟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而且还可以便于对处理后的废水起到统一收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消防排烟装置,包括:用于对浓烟进行排放的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的管口处设置有用于对浓烟进行处理的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承载座;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上、与所述排烟管道管口相连通的处理罐;连通于所述处理罐远离所述排烟管道一端上的出烟管道;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上、用于对所述处理罐内进行喷雾的雾气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座的底部、与所述处理罐相连通的收集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雾气机构,可以便于对浓烟进行清洁处理的效果,从而可以减少浓烟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而通过设置收集机构,可以便于将处理后的废水起到统一收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雾气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一侧的水箱;设置于所述承载座上的水泵;一端连通于所述水泵的抽水端、另一端连通于所述水箱内的抽水管道;一端连通于所述水泵进水端、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处理罐内的进水管道;设置于所述处理罐的内侧壁上、与所述进水管道相连通的分流管道;多根连通于所述分流管道两端的喷雾管道以及多个连通于所述喷雾管道上的喷雾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从排烟管道排进处理罐内的浓烟进行处理时,启动水泵,水泵上的抽水管道对水箱内的水抽进该进水管道内,然后水从进水管道流入到分流管道上的喷雾管道内,最后水从喷雾管道上的喷雾头喷洒出来,从而水雾可以对浓烟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喷雾管道呈圆环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喷雾管道呈圆环状结构,可以使得喷雾管道上的喷雾头可以对浓烟起到均匀喷雾的效果,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浓烟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骏龙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骏龙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5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