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泵隔离阀双隔离腔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4355.6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2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柯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7/14 | 分类号: | F04B37/14;F04B39/12;F04B3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2263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泵 隔离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泵隔离阀双隔离腔室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隔板且三者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以及隔板的中心轴上贯穿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下壳体连接处在下壳体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刮油组件,所述刮油组件的下端面连接有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刮油环,所述隔板中心处开设有圆孔且两侧设有筒状的气囊。本实用新型中,向缠绕在填料软筒上的充气管充入氮气,充气管发生膨胀可挤压填料软筒,增加填料软筒与活塞杆的摩擦力与气密性,若填料软筒磨损严重,气体泄漏进入上壳体内的腔室,也不会泄漏到结构外部,气密性较好,防止了填料磨损严重气体泄漏到外界空气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双隔离腔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泵隔离阀双隔离腔室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往复立式真空泵活塞杆动密封的方式,通常采用双隔离腔室结构,双腔室内分别设有主副料密封组件阻止泵内气体进入外界空气中与润滑油蒸汽进入真空泵内,而现有的双隔离腔室主副填料组件磨损严重,真空泵继续工作,泵内的气体可能会泄漏出来,可能导致爆炸、中毒事故及污染环境的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真空泵隔离阀双隔离腔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真空泵双隔离结构填充料磨损严重气体泄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真空泵隔离阀双隔离腔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泵隔离阀双隔离腔室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隔板且三者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以及隔板的中心轴上贯穿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下壳体连接处通过螺栓连接有刮油组件,所述刮油组件的下端面连接有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刮油环,所述隔板中心处开设有圆孔且两侧设有筒状的气囊,所述上壳体与活塞杆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的顶部设有封盖,所述密封组件的圆柱腔内设有填料软筒,所述填料软筒的上下端设有垫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活塞杆上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通过螺栓与安装在气囊顶部内表壁上的圆板片连接,所述气囊的端部通过固定环与隔板密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组件与上壳体螺栓连接且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填料软筒的上下端与垫环的内环侧壁上均设有橡胶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组件上设有氮气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设有缠绕在填料软筒上的充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圆板片与隔板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隔板两个设有的气囊,使得气囊内部与腔室内的空气隔绝,密封组件与上壳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密封组件的填料软筒与活塞杆滑动配合,填料软筒的上下端设有垫环,填料软筒的上下端面设有橡胶环,填料软筒与垫环之间设有橡胶环,阻止气体介质进入腔内,向缠绕在填料软筒上的充气管充入氮气,充气管发生膨胀可挤压填料软筒,增加填料软筒与活塞杆的摩擦力与气密性,若填料软筒磨损严重,气体泄漏进入上壳体内的腔室,也不会泄漏到结构外部,气密性较好,防止了填料磨损严重气体泄漏到外界空气中。
2、本实用新型中,装置多处采用螺栓连接,更换填料软筒以及气囊简单快捷,充气管内以流动的方式充入低压氮气或者惰性气体,减缓填料软筒的磨损,随着填料软筒的磨损情况来调整充气压力大小,提高填料软筒的使用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柯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柯瑞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4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注塑件生产加工用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