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爆高精度位移式液位监测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4203.6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6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统;方剑;黄欢;黄再兴;肖胜;朱建新;刘怀亮;解俊昱;张文生;荣兴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44 | 分类号: | G01F23/4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洁 |
地址: | 1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 高精度 位移 式液位 监测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液体测量技术领域,是一种防爆高精度位移式液位监测传感器,包括拉绳位移传感器、微型浮筒、固定架和液面稳定筒,固定架中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竖向的圆套形的液面稳定筒。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液面稳定筒,能够过滤微型浮筒四周的液体,对微型浮筒起到保护作用,也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精度,通过设置固定架,能够根据液面的高低调整液面稳定筒的位置,通过设置微型浮筒,微型浮筒随液面的变化上下浮动能够带动始终处于张紧状态的钢丝绳伸展或收缩,钢丝绳位移变化量转换成电信号传回数据采集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响应频率高、信号稳定、抗干扰、高防护、可拆卸、便于搬运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液体测量技术领域,是一种防爆高精度位移式液位监测传感器。
背景技术
液位传感器在钻井生产中有重要作用,钻井液的体积能直观反映井下状况,与井控安全有着密切联系,一旦压力失去平衡不及时采取措施,就很可能造成井喷、溢流等事故。在地面对钻井液液面实现实时准确的测量,能第一时间掌握井下状况,对事故判断和井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的液位测量仪器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在液面波动大的情况下,泡沫会使声音的传播方向发生偏离导致超声波传感器不能精确探测表面为泡沫状的液体,测量精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第二,传感器不能调节温度梯度或环境温度的快速变化,传感器本身的振动还有附近机器的振动,都会影响测量的精确度;第三,由于超声波传感器以空气作为传输介质,局部温度不同时,分界处的反射和折射会导致误动作,冬春两季罐区产生大量蒸汽区域的大气不均匀,会产生温度梯度,导致测量错误,传感器表面因温度差产生的水滴也会导致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爆高精度位移式液位监测传感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液位传感器存在的干扰因素多导致测量误差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防爆高精度位移式液位监测传感器,包括拉绳位移传感器、微型浮筒、固定架和液面稳定筒,固定架中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竖向的圆套形的液面稳定筒,液面稳定筒外壁上沿周向上下交错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内外连通的通孔,拉绳位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液面稳定筒上方位置的固定架上部,拉绳位移传感器具有钢丝绳,钢丝绳下端与位于液面稳定筒内且在工作时使钢丝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的微型浮筒上端固定连接,微型浮筒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微型浮筒内部具有密闭的空腔。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固定架可包括上支架和连接架,连接架包括左右对称固定于液面稳定筒中部外侧的两个连接管,连接管为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液面稳定筒上方和下方的管状结构,每个连接管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左右贯通的连接孔,上支架包括上调节管、上调节螺栓和安装板,每个连接管上部内侧均套装有上端位于其上方的上调节管,每个上调节管上均设有至少两个上下间隔分布的上调节孔,每个上调节管与连接管均通过位于其中一个上调节孔和对应位置的连接孔内的上调节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上调节管间隔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下侧,拉绳位移传感器远离钢丝绳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中部下侧。
上述上支架还可包括固定板和连接件,固定板呈“L”形,固定板上间隔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的上调节管上部外侧。
上述固定架还可包括下支架,下支架包括下调节管和下调节螺栓,每个连接管下部内侧均套装有下端位于其下方的下调节管,每个下调节管上均设有至少两个上下间隔分布的下调节孔,每个下调节管与对应位置的连接管均通过位于下调节孔和对应位置的连接孔内的下调节螺栓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在液面稳定筒上端外侧和下端外侧可分别固定有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左端和右端均设有上下贯通的上固定孔,两个连接管上部外侧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的上固定孔内,对应每个上固定孔位置的下连接板上均设有下固定孔,两个连接管下部外侧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的下固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4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