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3828.0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2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沈超;熊桃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明思克条码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B41F23/00;B65H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印刷 表面 油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包括主动送料机构及吸附带运转机构,主动送料机构包括主动送料辊及与主动送料辊相配合的随动辊,烘干机构的出料经过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料带收卷机构,吸附带运转机构包括吸附带放料辊和吸附带回收辊,吸附带放料辊的出料经过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吸附带回收辊,吸附带与标签印刷面相抵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油墨吸除机构设计,能对烘干机构出料的标签残留油墨进行吸干去除,防止存在未干透油墨进入料带收卷机构内产生标签表面花面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利用原产线的主动送料机构进行贴合传动,构建更方便。具备针对吸附带运行的张力控制,能提高吸附作业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属于标签油墨吸除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标签印刷产线中,会对标签料带进行油墨印刷,经过油墨印刷的料带再通过烘干机构进行烘干,最终再通过收卷机构进行收卷。
众所周知,标签有纸带和标签贴组成,标签贴具备黏合层,而纸带具备防粘薄膜,因此对烘干机构存在较高地要求,不能烘干时间过长亦不能烘干温度过高,烘干时间过长或烘干温度过高都容易引起料带形变。
目前经过烘干机构的标签带上油墨并不能保障干透,在收卷时经常油墨沾染导轴现象,导轴是金属制品,其没有吸附性,因此在传动过程中,沾染的油墨会对后续料带产生影响,使得标签贴表面产生杂乱的印花,传统手段是在前道导轴上包裹一层吸附性材料,能起到一定地沾染油墨吸附,但是其吸附量非常小,当长期作业时,依然会出现标签贴花面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标签印刷收卷过程中容易产生标签贴花面的问题,提出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设置于标签印刷产线的烘干机构出料端与料带收卷机构之间,包括主动送料机构及吸附带运转机构,
所述主动送料机构包括主动送料辊及与所述主动送料辊相配合的随动辊,所述烘干机构的出料经过所述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所述料带收卷机构,
所述吸附带运转机构包括吸附带放料辊和吸附带回收辊,所述吸附带放料辊的出料经过所述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接入所述吸附带回收辊,吸附带与标签印刷面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吸附带运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吸附带回收辊相间隔设置的导向辊,经过所述主动送料辊与随动辊的间隙的吸附带经过所述导向辊接入所述吸附带回收辊,
所述导向辊与所述吸附带回收辊之间设有张力控制部。
优选地,所述张力控制部包括具备升降位移的配重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采用了油墨吸除机构设计,能对烘干机构出料的标签残留油墨进行吸干去除,防止存在未干透油墨进入料带收卷机构内产生标签表面花面现象,提高了产品质量。
2.利用原产线的主动送料机构进行贴合传动,构建更方便。
3.具备针对吸附带运行的张力控制,能提高吸附作业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标签印刷表面油墨吸除机构,如图1所示,设置于标签印刷产线的烘干机构1出料端与料带收卷机构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明思克条码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明思克条码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3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盛装机械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
- 下一篇:用于标签冲压产线的收卷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