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2729.0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8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史卫群;邓英琴;王自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静脉 采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采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在使用时的灵活性较差,各部件之间的分离组装更换不便的缺点,包括采血管,其底部通过连接管设置有针尖,所述采血管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塞,且橡胶塞的外侧设置有护架,引导管底部通过连接块设置有连接针,该连接针的一端穿刺在橡胶塞的内部,所述引导管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扩展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采血管、引导管、单向阀以及最终的负压瓶相互配合来实现采血工作,且采血管、引导管及负压瓶之间的分离更换均简单快捷,在单一部件存在损坏或其他需要更换的状态时,可灵活快捷的进行更换,保证设备可灵活稳定的实现采血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采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
背景技术
静脉采血法,通过针管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的方法。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小儿可采颈外静脉血液,根据采血量可选用不同型号注射器,配备相应的针头,某些特殊检查,为避免血小板激活,要使用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
现有的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在使用时的灵活性较差,各部件之间的分离组装更换不便,而儿内科由于患者的易动性,对于采血器部件更换的情况又多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在使用时的灵活性较差,各部件之间的分离组装更换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包括采血管,其底部通过连接管设置有针尖,所述采血管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塞,且橡胶塞的外侧设置有护架,引导管底部通过连接块设置有连接针,该连接针的一端穿刺在橡胶塞的内部,所述引导管的顶部设置有多个扩展管,扩展管的末端安装有单向阀,负压瓶顶部设置有进液针管,且进液针管的一端位于单向阀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护架的顶部开设有槽口,且橡胶塞的顶端通过槽口裸露在外。
优选的,所述橡胶塞为T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的内部设置有抵触针,且进液针管的顶部设置有封塞。
优选的,所述抵触针的一端位于封塞的内部,此时,负压瓶与扩展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两侧均设置有手持环。
优选的,所述负压瓶的外表面设置有标识。
优选的,所述引导管为“Y”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血管、引导管、单向阀以及最终的负压瓶相互配合来实现采血工作,且采血管、引导管及负压瓶之间的分离更换均简单快捷,在单一部件存在损坏或其他需要更换的状态时,可灵活快捷的进行更换,保证设备可灵活稳定的实现采血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的采血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的引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内科用静脉采血器的负压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采血管、11针尖、12手持环、2橡胶塞、21护架、3引导管、31连接块、311连接针、32单向阀、321抵触针、4负压瓶、41进液针管、411封塞、42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2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密码和拨叉的滑盖口袋锁
- 下一篇:带堵头的变压器绝缘油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