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搅拌的反应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22307.3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7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董煜国;李梁;朱言琦;岳建博;王旭;崔佳慧;顾晓利;许晨晨;许超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9/20 | 分类号: | B01J19/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苗建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搅拌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搅拌的反应釜,属于化工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包括上封头、釜体和下封头,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为螺旋形,所述釜体的中央为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上端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反应釜的下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央设有转动轴承,所述中心杆的下端与所述转动轴承连接,所述搅拌叶环绕在所述中心杆的周围并通过连接杆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采用螺旋形搅拌叶,能够对物料进行连续、均匀的搅拌,实现充分搅拌,促进了液体热量的传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螺旋搅拌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反应釜,现阶段反应釜的加热方式多为电加热,搅拌多为折叶桨式搅拌器,常会有搅拌速率低、搅拌不均匀、加热效果不佳的情况发生。
为解决翼型桨、平叶桨和斜叶桨的转动范围有限的问题,实际应用中常常会在搅拌轴的轴向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搅拌桨,但是搅拌桨之间仍会有间隙,搅拌轴的轴向搅拌不连续,容易漏料,导致搅拌混合不充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螺旋搅拌的反应釜,采用螺旋形的搅拌桨,使搅拌过程连续高效,从而实现搅拌效果的提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螺旋搅拌的反应釜,包括上封头、釜体和下封头,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为螺旋形,所述釜体的中央为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上端连接动力装置,所述反应釜的下部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央设有转动轴承,所述中心杆的下端与所述转动轴承连接,所述搅拌叶环绕在所述中心杆的周围并通过连接杆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的平板状。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的内侧设有若干个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垂直于所述搅拌叶的切线。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的螺旋形的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搅拌叶的下部的内侧设有若干个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垂直于所述搅拌叶的切线。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垂直于所述搅拌叶的切线。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转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转动电机水平设置,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通过锥齿轮传动,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中心杆同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呈十字形分布的四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下封头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的外侧设有夹套层,所述夹套层内设有导热油和电磁线圈,使用电磁加热的方式,加热速率较高。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采用螺旋形搅拌叶,能够对物料进行连续、均匀的搅拌,实现充分搅拌,促进了液体热量的传导。
(2)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将连接杆设置为垂直于流体流动方向的平板状,在搅拌叶的内侧和/或外侧增设扰流板,以增加对物料的扰动,带动物料旋转,保证搅拌混合效果。
(3)反应釜内的固体物料易沉积在下方而难以被搅拌,本实用新型的反应釜的螺旋形的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并且在螺旋的下半部分的内侧增设扰流板,加强对釜底物料的搅拌。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2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钢结构桁架的托架组件
- 下一篇:壁挂式室内艺术鱼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