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性聚光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2011.1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0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K9/69;F21V5/04;F21V19/00;F21V29/87;F21V29/89;F21V29/76;F21V29/67;F21V29/5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王滔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性 聚光 光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性聚光光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散热体、聚光透镜和灯板,所述灯板与所述散热体贴合并设置于所述聚光透镜的一侧上,所述灯板包括第一灯板、第二灯板和第三灯板,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分别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三灯板的两侧,所述散热体和所述聚光透镜均与所述灯板对应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两侧倾斜的灯板设置,即将第一灯板和第二灯板分别倾斜设置于第三灯板的左右两侧上,另外,由于聚光透镜均与灯板对应设置,因此,可以使得灯板两侧的光线倾斜并通过聚光透镜朝正前方进行汇聚,从而大大地加强了正面光线的强度,实现高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性聚光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线性光源由于聚光效果好,亮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划痕、裂纹等线扫类视觉检测项目中。目前,行业内测试所使用的线性光源通常采用“一”字型结构排布,如专利文献CN207921780U公开了一种线性光源,包括壳体,圆柱型透光柱,LED单元和散热片,所述壳体包括壳体,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侧面,壳体具有容纳腔,圆柱型透光柱设置于容纳腔,容纳腔一侧设有透光区,透光区为线条状,所述LED单元设置在圆柱型透光柱侧面且与透光区相对设置,所述LED单元设置在散热片上。上述方案通过圆柱型透光柱进行线性聚光,使光线朝前直线照射,可满足一般的平面线扫项目的照明需要,但在检测一些具有凹凸面或亮度要求较高的项目时,传统的光源经常会出现亮度不够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合理性改进,以满足实际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线性聚光光源装置,通过该装置能有效地提高光线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性聚光光源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散热体、聚光透镜和灯板,所述灯板与所述散热体贴合并设置于所述聚光透镜的一侧上,所述灯板包括第一灯板、第二灯板和第三灯板,所述第一灯板和所述第二灯板分别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三灯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散热体和所述聚光透镜均与所述灯板对应设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线性聚光光源装置的改进,所述第一灯板与所述第三灯板倾斜形成夹角α,所述α的范围为0~90°,所述第二灯板与所述第三灯板倾斜形成夹角β,所述β的范围为0~90°。在上述范围内,可保证左右两侧的光线朝正前方进行汇聚,从而大大提高光源的亮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线性聚光光源装置的改进,所述灯板上设置有多个LED单元,每个所述LED单元之间为均匀等距阵列排布。LED单元用于照明,均匀等距设置能保证光线的均匀、稳定,提高光照的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线性聚光光源装置的改进,所述壳体由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围设而成。壳体采用分体式的结构,有助于散热体、聚光透镜和灯板的安装与拆卸,方便后期的维护;另外,为节省材料和压缩体积,可将顶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灯板匹配设置,有助于防止由于装置太大而容易对检测过程的其他器材造成阻挡。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线性聚光光源装置的改进,所述散热体包括第一散热体、第二散热体和第三散热体,所述聚光透镜包括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和第三聚光透镜,其中,所述第一散热体、所述第一聚光透镜和所述第一灯板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散热体、所述第二聚光透镜和所述第二灯板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散热体、所述第三聚光透镜和所述第三灯板对应设置。将散热体和聚光透镜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使灯板、散热体和聚光透镜可分别形成三个单独的线性光源,即相当于将两个线性光源倾斜进行摆放,因此,在实际操作时亦可以将三个传统的“一”字型线性光源进行拼接使用,从而降低改造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2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