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轴插针折弯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21160.6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7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常金旺;杜晟;荆丰林;孙辉;张振;柳晓龙;刘恒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铭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轴 折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轴插针折弯治具,包括底板、顶板、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一翻转块以及第二翻转块;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均竖向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轴上设置有上主动齿轮、下主动齿轮以及扳动杆,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设置有上从动齿轮、上连接板、下从动齿轮以及下连接板;所述第一翻转块位于顶板上端面并且通过连接杆与上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翻转块位于顶板上端面并且通过另一连接杆与下连接板连接,定位座位于顶板上端面。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卷轴插针侧圆周壁上的两个针脚的同时折弯,提高折弯速度,降低人力劳动强度,并且可保证折弯后针脚的位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治具,具体涉及一种卷轴插针折弯治具。
背景技术
汽车ABS传感器上的卷轴插针零件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卷轴插针的侧圆周壁上的两个针脚进行折弯。
现有的折弯方式多为人工手动折弯,即一手拿持卷轴插针另一手通过工具进行折弯。此方式无疑会消耗较多的人力劳动,并且人工折弯会存在位置度偏差甚至其中一个针脚遗漏折弯的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卷轴插针折弯治具,可实现卷轴插针侧圆周壁上的两个针脚的同时折弯,提高折弯速度,降低人力劳动强度,并且可保证折弯后针脚的位置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卷轴插针折弯治具,包括底板、顶板、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第一翻转块以及第二翻转块;所述顶板通过支柱与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均竖向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轴上设置有上主动齿轮、下主动齿轮以及扳动杆,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设置有上从动齿轮、上连接板、下从动齿轮以及下连接板,所述下主动齿轮与下从动齿轮之间设置有惰轮;所述第一翻转块位于顶板上端面并且通过连接杆与上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翻转块位于顶板上端面并且通过另一连接杆与下连接板连接,定位座位于顶板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连接杆竖向贯穿弧形槽;所述第一翻转块与顶板上的轴座铰接,所述第二翻转块与顶板上的另一轴座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翻转块和第二翻转块上均设置有折弯尖角,折弯尖角朝向定位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靠近第一翻转块和第二翻转块顶端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扳动杆与上主动齿轮和下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上从动齿轮与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下从动齿轮与下连接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主动齿轮与上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下主动齿轮通过惰轮与下从动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卷轴插针折弯治具,通过上主动齿轮、下主动齿轮、扳动杆、上从动齿轮、下从动齿轮、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第一翻转块、第二翻转块以及定位座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卷轴插针侧圆周壁上的两个针脚的同时折弯,大幅提高折弯速度,同时降低人力劳动强度,并且可保证折弯后针脚的位置度,避免针脚遗漏折弯的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轴插针折弯治具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轴插针折弯治具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卷轴插针折弯治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柱;3、顶板;4、第一固定轴;5、上主动齿轮;6、下主动齿轮;7、扳动杆;8、第二固定轴;9、上从动齿轮;10、上连接板;11、下从动齿轮;12、下连接板;13、惰轮;14、第一翻转块;15、第二翻转块;16、定位座;17、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铭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未经英铭汽车零部件(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11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