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光电传感器连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21012.4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56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翰敏自动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王建伟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光电 传感器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离式光电传感器连接装置,其包括:外壳本体、电源插头母座、压紧结构组件与光电传感器感应头连接线,光电传感器感应头连接线通过电源插头母座与压紧组件相互配合紧固于外壳本体的一侧,电源插头母座包括电源负极、第一绝缘体与电源正极,电源负极为镀铜塑料件的外表,镀铜塑料件的横向端开设有电源公插头通孔与光纤通孔,第一绝缘体卡设于电源公插头通孔的一端开口处,第一绝缘体为环状结构,电源正极卡设于第一绝缘体的内部,电源正极包括电源正极前部与电源正极后部,电源正极前部为灯笼状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了外壳本体和光电传感器感应头连接线的连接处容易松动脱落、电源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分离式光电传感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光电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器件,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学通路、光电元件和转换处理电路三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以光电转换为基础,把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借助光电元件将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由于光电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光电式传感器在检测和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现有技术中,分离式光电传感器主体电路和感应头发射管电源线连接处往往因连接不紧固导致电路接触不良使光电传感器无法正常使用,且其连接处容易造成损耗,使用寿命短。
因此,市场急需一种精密度高,结构紧凑,插接牢固,能够有效防止光电传感器主体和感应头连接容易松动脱落、电源接触不良的情况导致光电传感器无法使用的分离式光电传感器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分离式光电传感器连接装置,结构紧凑,插拔方便,连接牢固,有效防止了外壳本体与光电传感器感应头连接线容易脱落插接不紧固的问题,也省去了电源负极结构和元件屏蔽结构的空间和成本,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离式光电传感器连接装置,其包括:外壳本体、电源插头母座、压紧结构组件与光电传感器感应头连接线,所述光电传感器感应头连接线通过电源插头母座与压紧组件相互配合紧固于外壳本体的一侧,所述电源插头母座包括电源负极、第一绝缘体与电源正极,所述电源负极为镀铜塑料件的外表,所述镀铜塑料件的横向端开设有电源公插头通孔与光纤通孔,所述第一绝缘体卡设于电源公插头通孔的一端开口处,所述第一绝缘体为环状结构,所述电源正极卡设于第一绝缘体的内部,所述电源正极包括电源正极前部与电源正极后部,所述电源正极前部为灯笼状结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电传感器感应头连接线包括发射管连接线与接收管导光光纤组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射管连接线插头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发射管连接线由连接线电源负极、第二绝缘体与连接线电源正极组成,所述第二绝缘体包覆于连接线电源正极的外侧,所述连接线电源负极包覆于第二绝缘体的外侧,所述连接线电源负极外侧与镀铜塑料件的内侧相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电路,所述接收管导光光纤卡设于光纤通孔的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正极前部上设置有若干等距离等角度的弹性金属片,所述弹性金属片用于与连接线插头电源正极进行卡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压紧件、第二压紧件与第三压紧件,所述第一压紧件卡设于外壳本体的内部且包覆于发射管连接线与接收管导光光纤,所述第二压紧件设置于第一压紧件的上端,所述第三压紧件设置于第二压紧件的上端且转动设置于外壳本体上,所述第三压紧件的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外壳本体上设置有与转轴相匹配的圆槽,所述转轴转动设置于圆槽的内部,从而带动第二压紧件压紧第一压紧件,进而压紧第一压紧件内部的发射管连接线与接收管导光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翰敏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翰敏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10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育智能管理用监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散热好的LED广告牌散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