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20638.3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5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英 |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沈小青 |
| 地址: | 251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工程 施工 节间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包括第一顶管,所述第一顶管的一端贯通焊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内管,所述连接内管的一端贯通焊接有插头,所述连接内管的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橡胶环,所述连接内管的另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环,所述第一顶管的另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外管,所述连接外管与连接内管的连接处有空腔,所述连接外管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密封螺钉,所述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双重密封形式,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性好,本装置的连接处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2在两坑之间市场上的一般密封性不好,导致漏水。
中国专利公开了顶管管节防水连接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5956552U),该专利技术防水效果好,连接稳定,但是,上述为橡胶单一形式密封,橡胶容易在高温暴晒下老化,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性能下降,市场上的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性不好,水液漏出,导致地面塌陷,不利于地面的正常使用,防水性较好的大多连接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连接不便,不利于安装效率的提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包括第一顶管,所述第一顶管的一端贯通焊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内管,所述连接内管的一端贯通焊接有插头,所述连接内管的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橡胶环,所述连接内管的另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环,所述第一顶管的另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外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外管与连接内管的连接处有空腔,所述连接外管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密封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环、连接内管、插头、第一橡胶环与第二橡胶环,所述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外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橡胶环与第二橡胶环的外径均与连接外管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连接内管的外径与第一顶管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通过插头插入连接于第一顶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橡胶环与第二橡胶环卡合连接于连接外管的内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橡胶环与第二橡胶环均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连接内管的长度与连接外管的长度相适配,所述第一橡胶环与第二橡胶环对应安装位于连接内管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腔的内部填充有柏油,所述密封螺钉的下端抵压连接于连接内管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英,未经刘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06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性能好的机顶盒
- 下一篇:一种高耐磨针状铁素体斜楔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