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河涌防洪排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9155.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4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东;袁明国;韩朋;唐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4 | 分类号: | E02B8/04;E02B8/06;E03F5/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冀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97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河 防洪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河涌防洪排捞装置,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缓冲水道、预警闸坝机构、主控闸门机构、泵水机构和控制器;预警闸坝机构设在缓冲水道的下游端,且设有用于检测缓冲水道下游的河段水位的第一水位传感器;主控闸门机构设在缓冲水道的上游端,用于对缓冲水道进行封闭,且设有用于检测缓冲水道上游的河段水位的第二水位传感器;泵水机构用于从缓冲水道上游的河段向缓冲水道内泵水;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主控闸门机构和泵水机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上下游水位自动地进行排水控制,能够有效避免下游水位倒灌及其带来的的不良影响,能够避免暴雨期间因人力监控水位和巡视闸坝带来的危险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内河涌防洪排捞装置。
背景技术
内河涌一般是指其水位受联围干堤及水闸控制的河道、渠道及其他人工水道(地下排水渠除外)。防洪排捞是城市内河涌的重要作用,为了保证一些水道的景观作用,通常会在水道中设置钢板闸、溢流坝等闸坝使水道中的水位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但是在一些水道汇集处,干流上游因暴雨、洪水等发生水位暴涨时经常会越过支流的闸坝倒灌进支流中,这种情况一方面容易导致支流区域水位上升,使该支流丧失正常排水功能,甚至发生内涝灾害,另一方面由于干流的水中会含有大量的泥沙、垃圾及污染物,倒灌进入支流会严重影响该支流的水质,也容易使该支流产生淤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河涌防洪排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水道汇集处的干流水位暴涨容易倒灌入支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河涌防洪排捞装置,包括缓冲水道、预警闸坝机构、主控闸门机构、泵水机构和控制器;预警闸坝机构设在缓冲水道的下游端,且设有用于检测缓冲水道下游的河段水位的第一水位传感器;主控闸门机构设在缓冲水道的上游端,用于对缓冲水道进行封闭,且设有用于检测缓冲水道上游的河段水位的第二水位传感器;泵水机构用于从缓冲水道上游的河段向缓冲水道内泵水;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主控闸门机构和泵水机构电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传递的数据信号控制主控闸门机构和泵水机构的启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预警闸坝机构包括设在缓冲水道的下游端的闸坝,第一水位传感器设在闸坝上,用于当缓冲水道下游的河段中的水漫过闸坝时、开始向控制器传递数据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主控闸门机构包括主闸门、主启闭组件、副闸门和副启闭组件,主闸门设在缓冲水道的上游端,用于对缓冲水道进行封闭,并设有用于水通过的过水通道;主启闭组件设在缓冲水道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主闸门的启闭;副闸门设在主闸门上,且用于封闭过水通道;副启闭组件设在主闸门或缓冲水道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副闸门的启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副闸门上部边缘与主闸门铰接,中部或下部设有与副闸门板面方向垂直的悬臂,副启闭组件包括与悬臂自由端连接的牵引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主闸门和副闸门均为钢板闸门;主启闭组件为卷扬机、液压油缸、丝盘丝杆组件、齿轮齿条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过水通道设在主闸门的中部或下部,泵水机构包括进水端与过水通道密封连接的水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过水通道包括嵌设在主闸门上的管道,副闸门设在管道的上游端,水泵设在管道内,管道下游端设有逆止单向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缓冲水道内设有消能组件和清淤组件,且缓冲水道的上游端和下游端均设有拦污栅;消能组件包括消能键、键槽、跌水坎、挡墙中的一种或多种;清淤组件包括设在缓冲水道一侧的抽泥泵或淤泥抓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9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