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体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18175.7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8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霞;吴涛;李玉柱;战祥连;唐胜群;张杰;李敏;王玉莹;王强;陈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1J19/00;H01M10/1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洪艳 | 
| 地址: | 25505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体 循环系统 | ||
1.一种胶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循环管组和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装置(2)的搅拌动作端延伸至反应釜(1)底部,所述循环管组包括与反应釜(1)底部连通的循环出料管(3),循环出料管(3)依次连接循环泵(4)和循环泵出料管(5),循环泵出料管(5)管端与反应釜(1)连通,循环泵出料管(5)中间部分通过三通连接电解液加注管(6),电解液加注管(6)依次连接电池连接器进酸管、胶体电池(7)、电池连接器回酸管、电解液回流管(8),电解液回流管(8)与反应釜(1)内腔连通,电解液加注管(6)上设置加注阀(9),电解液加注管(6)两侧的循环泵出料管(5)管段上分别设置循环泵(4)和自循环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应釜(1)外部设置水冷套(11),水冷套(11)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冷却水进管(12)和冷却水出管(13),冷却水进管(12)上设置进水阀,冷却水出管(13)上设置出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反应釜(1)内腔连通的配胶管组,配胶管组包括与反应釜(1)内腔连通的第一加料管(14)、第二加料管(15)和第三加料管(16),第一、二、三加料管上均设置加料阀(17),第三加料管(16)的加料阀(17)和反应釜(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加料泵(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回流管(8)通过第一过渡管(19)和三通与循环泵出料管(5)连通,电解液回流管(8)上设置回流阀(21),第一过渡管(19)上设置第一过渡阀(20),第一过渡管(19)和反应釜(1)之间的循环泵出料管(5)上设置进釜阀(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管组,所述清洗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回收罐(23)、第一清洗管(24)、清洗泵(25)、第二清洗管(26)、第二过渡管(27)、电解液加注管(6)、电池连接器进酸管、U形管、电池连接器回酸管、电解液回流管(8)、清洗回流管(28),清洗回流管(28)与回收罐(23)连通,清洗回流管(28)与电解液回流管(8)的中间部分连通,清洗回流管(28)上设置清洗回流阀(21),第一清洗管(24)连通清洗进水管(30),清洗进水管(30)上设置清洗进水阀,第一清洗管(24)上设置第一清洗阀,第二过渡管(27)上设置第二过渡阀(2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洗管(26)通过三通连接第二过渡管(27)和回收循环管路(31),回收循环管路(31)通过三通分别连接至清洗回流管(28)和回流总管(32),回流总管(32)与回收罐(23)连通,回收循环管路(31)上设置回收循环阀(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胶体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加注管(6)连接循环泵出料管(5)的一端连接清洗气管(36),清洗气管(36)上设置清洗气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81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磷酸测序仪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蒸烤箱废水槽结构
 





